黃雅惠
【摘要】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已伴隨新課程的腳步走進我們的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勢在必行。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巧讀文本、巧設問題、巧創(chuàng)情景、巧用微課等教學策略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切實在語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 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31-02
當前,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目標正在經歷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走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刻變革。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目前教育教學改革中最受關注的熱門話題。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把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界定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可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那么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如何凸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呢?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和課堂觀察,對于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1.巧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所謂語言能力,指的就是學生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能夠在文本的閱讀中被激發(fā)和培養(yǎng)的。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要重視學生閱讀的環(huán)節(jié)。同時,教師可以針對文本內容解讀文本,深挖細品,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例如,在外研社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下同)五年級上冊Module6 Unit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初聽感知課文,再讀細品課文,理清課文主脈絡What cant Lingling do well?和What can Lingling do well?然后幫助Lingling構建了能力思維導圖,并根據Lingling的思維導圖給她提出加入哪個興趣小組的建議。最后要求學生仿照Lingling的思維導圖給老師和同伴構建能力思維導圖,并給出恰當的建議,在提建議的過程中,學生運用了本課的目標語言,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2.巧設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問題是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根本動力,是師生互動的最重要的途徑。通過“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學生閱讀故事文本的能力。有效的英語問題,不僅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真實的語言表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問題的設計。
仍然以上述課文為例,在上課伊始,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詢問學生What can you do on the playground?引導學生思考,激活已有知識。學生給出了各種答案,有的學生回答I can play football.教師接過學生的回答繼續(xù)追問 Do you want to be a good football player?學生回答Yes, I do.教師以此引出話題How to be a fantastic football player?促使學生思考,然后通過這個話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本課的目標語言。再如,當學生找出Lingling cant run fast. Lingling cant pass the ball well.后,教師問學生“Is Lingling happy?”學生回答“No, she isnt.”教師接著問“If you are her friend, what will you say to her?”
通過這個開放性問題的回答,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
3.巧創(chuàng)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的就是,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同時,也包括學生在知識、觀念、行為等方面的品質。要想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應的情景,從而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了解西方文化。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Module6 Unit1 Happy birthday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景:Daming要過生日,其他同學來到他家一起舉辦生日派對。同時,教師要求學生要認識和了解西方的禮儀,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對話。有的學生就在這個情景中提出了問題:How old are you?這時,教師就指出了在西方問別人年齡是非常不禮貌的。可見,情景的設置,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
4.巧用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了英語教學中。而且,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有了微課,學生的學習場地和時間就不再受限制。并且,微課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還能夠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重視微課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四年級下冊Module7 Unit1 I helped Mum.的教學重點是行為動詞過去式的規(guī)則變化,為了讓學生掌握可以通過動詞的規(guī)則變化+ed,來說明過去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歸納的能力,教師制作了一個動詞過去式變化規(guī)則及-ed讀音歸類的微課,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就能夠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了解并掌握動詞過去式的規(guī)則變化。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當下英語教學最為關鍵的目標之一,教師要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標內化于心,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文本的閱讀,微課的應用,情景的創(chuàng)設和問題的提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強化學生的文化品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冰.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96+103.
[2]吳碧英.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才智,2018(26):172-173.
[3]陳雯.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8(4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