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令萍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逐步發生改革。而團體合作學習正式近年來比較受重視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本文探究的正是小組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進和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 學習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43-01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個體的發展和合作精神的培養,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通過相互討論,學生可以激活自己的思維,使個人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實現自我創造、發展和完善,促進同伴創造、發展和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忽視知識、忽視情感目標、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普遍現象。這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降低,缺乏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極大地阻礙了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團隊合作學習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在自學誘惑和創新的背景下探索目標和創新學習。合作與互動,從而獲得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它也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教師也從知識提供者轉變為創新導航者。
合作學習是以學生個體的需要為基礎,當學生在解決某一數學題時遇到困難時,合作學習便體現了它的價值。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時候老師提出問題后,卻沒有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便開始小組合作。此時的學生(尤其是學習相對困難的學生)還沒有時間去思考問題的情況,很容易造成優秀的學生與學困生之間差距拉大,使討論處于形式上,無法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如果老師先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時間,明確解決問題,思考我要做什么,然后組織合作學習。這樣,大家就都可以參與小組合作,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之間創造開放和包容的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能夠相互激勵和促進。它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在實施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展團隊合作學習,特別是提高團隊合作學習的效果。在此提出一些提高團隊合作效率的措施和一些個人見解。
一、前提是組建好的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如果要組織小組合作與交流,最重要的是組成一個好的學習小組。我們合作學習的常見形式是老師提問,讓前后桌的四個人小組討論。但在目前的學校課堂上,座位往往是按照學生的身高和性別來排的。這顯然是不適合小組討論學習的。那應該如何組成一個好的學習小組?我認為,班上的學生可以按照組內同質性和異質性的原則分成幾個學習組。每一組3至6人是合適的,每個小組成員都分好工:一名負責組織討論和合作的組長、一名負責具體業務的操作員、整理小組討論或合作結果的記錄員。每個學生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樣每一次合作對他們來說都是充實和有效的。每次老師組織一個小組進行合作時,也很容易擔心誰在小組中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單獨做。各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并不總是一樣的。經過一定周期后,組成員的角色發生變化。這次,組長將擔任下次的記者。這次,操作人員下次將去記錄,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理解組中的幾個角色。我們都有能力,都明白所有這些任務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使不善言談的學生打開話匣子,給那些不愛說話、不善表達的學生留下時間與空間讓他們獨立思考、大膽發言。提出問題后應先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再開始討論。這樣既養成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又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教師要通過這種方式教會學生們與他人的交往和合作,培養學生一個良好的習慣。
三、把握好恰當的合作學習時機是關鍵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在于通過合來實現學生之間的互補優勢。教師應該合理地選擇合作的機會,因為并非一切都需要合作,否則合作學習將失去其意義。因此,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材應體現的新思路。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具有一定的探索和探討價值,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還需要探索適當的合作機會。例如,當個別操作無法完成時,學生在思考、探索上有困難,需要互相啟發。答案多樣,題目多,學生不完全回答,學生需要交流不同意見時,要用小組一起學習,這樣才能在小組中冷靜思考,理性分析。
總之,團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能力,教師需要逐步、持續地進行培訓;團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需要在教師的科學指導和及時點的指導下逐步形成;作為一種學習興趣,集體合作學習需要在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指導下發展。要提高群體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每個教師都要認真探索;提高群體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每個學生應該做的;提高群體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每個班級的成就。讓我們嘗試探討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正有效。
參考文獻:
[1]韋秀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04):169.
[2]陳志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139.
[3]徐福榮.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7:2.
[4]顧云娟.談如何提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7(04):150.
[5]畢忠信.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二卷)[C].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6:1.
[6]陳金香.小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研究[A]. 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C].2016:9.
[7]錢芳華.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5(32):180.
[8]朱靜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5(12):19-20.
[9]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8):57.
[10]楊木春.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26):118.
[11]高照學.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J].成功(教育),2013(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