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雨
【摘要】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的學科。小學數學是學生與數學接觸的初級階段。它在指導學生未來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對未來兒童數學素養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放式教學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在充分互動、充分交流的過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它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開放式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53-0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得到了發展。開放教育是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提出的。開放式教學不僅適合小學數學教學,而且適合初中、高中、大學和學生的未來發展。實施開放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探討了開放式教學在基礎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一、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的特點
開放式教學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有利于素質教育政策的有效實施。因此,它得到了各行各業、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高度認可。開放式教學注重“開放”,摒棄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固有觀念,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為教師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營造課堂氣氛、梳理教學內容、安排教學計劃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點。明確的開放性因此,開放式教學的應用必須轉變教學模式,營造自由、和諧、開放的學習與討論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放式教學的特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引導學生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其次,數學內容要面向生活,使數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使數學內容在空間和時間上得到拓展。另外,要積累多樣化的教材,增強課堂教學的實用性,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要努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知識的探索,營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維護課堂秩序,使課堂秩序與課堂秩序相協調。他有序高效地開展開放式課堂教學。
二、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
數學課堂教師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未得到重視。教師仍然不知不覺地占據了教學的主體地位。他們把自己對知識和思想的理解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感受。然而,學生害怕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問題,因為他們害怕老師,即使他們不理解他們。教師在講臺上雄辯,但學生卻提不起任何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下降,課堂氣氛會變得單調乏味。此外,學生的人格也會被埋葬。數學學習只局限于課堂,導致學生的探究欲望和精神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使新舊知識不能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影響數學思維的發展,制約著學生的發展。
2.教學氣氛的壓抑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習枯燥乏味。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在課堂上進行。空間有限,相對封閉。數學課堂不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唱歌,就像音樂課堂一樣。由于數學本身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必須集中精力與教師同時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數學教學不同于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審美逐漸放松自己的精神和靈魂。數學學習面臨著抽象的定理和公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壓抑,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率低。
三、有效解決小學開放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轉變教師觀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要提高開放式數學教學的實效性,首先要轉變教師觀念,回歸教學主體,尊重學生思想和人格發展,摒棄單詞教學法,全面回歸課堂。例如,它可以改變學生座位的順序,讓學生圍成幾個圈,方便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問題。例如,在圖形學習的過程中,它可以讓學生討論、完成圖形的分解和特征的描述過程中的互補和互補合作,這充分體現了學習。生命的主觀性。此外,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等式學習過程中,一些具有較強演繹能力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在學習簡單幾何時,具有較強抽象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表達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努力營造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更好地接受開放式教學,自主參與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調節氣氛。它們還可以轉換類環境。他們可以把一些小飾品或裝飾品放在老師身上,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教師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各種課外閱讀等作為輔助教材,激活數學課堂。此外,小學數學教師應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科書。人生是一部巨大的百科全書。它不僅包含了無窮的數學知識和現象,而且涵蓋了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知識。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從中提取出適合小學生活的東西。學生的內容,教學與生活情境的有機結合,營造一種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長度測量單位時,米、分米、厘米、毫米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辛苦。然而,事實上,生命的長度是無處不在的。老師可以準備幾把尺子,讓學生測量他們周圍的物體,比如書的長度,這樣他們就可以理解厘米。印象深刻,黑板的長度讓他們懂得了米的概念,橡膠的長度和寬度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毫米。在生活對象的測量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內容,創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還能夠提高對知識的內化理解。
參考文獻:
[1]周樹發.在新課改環境下實施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J].華夏教師,2017(04):52-53.
[2]王興榮.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03):218.
[3]劉小玲.論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01):125.
[4]孫玲玲.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存在的問題和策略[J].現代交際,2016(22):220-221.
[5]劉穎.淺析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6):51.
[6]蔡文平,李海東.開放題問題解決的契機與實施——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5(12):88-91.
[7]林瑤.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5.
[8]王斌.小學數學開放題的特征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J].科技信息,2006(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