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楓
【摘要】當前,隨著教育信息化春天的到來,微課越來越煥發出勃勃生機。微課以其涵蓋內容微、耗費時間微以及占用空間微等特點備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本文將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圍繞“新”、“精”、“實”三個方面淺顯論述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 微課 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219-02
微課,簡單來說,就是一節涵蓋內容、耗費時間以及占用空間都比較小的流媒體課程。微課涵蓋內容比較小,是因為它通常只圍繞一個小的知識點展開細致講解;微課耗費時間比較小,是因為它通常只有5-10分鐘;微課占用空間小,有利于微課更快、更好地傳播。
時下,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微課因其形象逼真的內容、言簡意賅的講解以及方便傳播的特點而備受廣大師生的青睞。一些小學美術教師也在積極嘗試將微課恰如其分、合情合景地運用到自己的美術課堂教學之中。在不斷的嘗試中,這些美術教師也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果。下面筆者將以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為依據,緊密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設計要“新”,以“新”博眼球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材料興趣濃厚,那么,在濃厚興趣的驅動下,他們的學習效益自然會節節攀升。相反,如果學生對于學習材料缺乏興趣,那么,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就會表現得消極被動,學習效果自然也就不如人意。
竊以為,運用微課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是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有效運用微課的具體表現之一。那么,教師如何運用微課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呢?在設計微課的時候,教師要在緊扣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設計新穎,以“新”博得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此這般,學生就會產生學習新知的強大內驅力。
二、制作要“精”,以“精”解新知
“精”是微課的靈魂,是微課的要義。微課的“精”首先應該表現為內容“精”。也即是說,教師在選擇微課內容的時候,絕對不能夠過大、過泛,一定要盡可能地縮小微課的切入口。其次,也表現為講解“精”。在微課中,教師的講解語言要精煉再精煉,真正做到言簡意賅。此外,微課的“精”還應該表現為形式的精美,即微課要讓學生看上去賞心悅目。
因此,為了有效的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教師制作微課一定要“精”,即要精選微課主題、精煉微課語言以及精美微課形式等。
比如說,在教學人民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色彩的色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精心選擇微課的主題。教師可以將讓學生認識原色和間色以及學會原色調配間色的一些基本方法作為微課的主題。緊接著,教師要濃縮微課中的講解語言,去掉一些旁枝末節,言簡意賅直奔主題地進行講解。最后,教師還要選擇微課中的表現形式。在選擇微課的表現形式的時候,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輔助手段。
如此以來,精選的主題、精煉的語言以及精美的形式能夠將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最大化。
三、運用要“實”,以“實”夯基礎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微課要“實”字當頭,即要追求實用、實在,拒絕花拳繡腿。通過微課的有效運用,課堂教學的重點實實在在地夯實了,課堂教學的難點實實在在地被破了,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實實在在發展了……這樣的微課才能夠稱之為實用、實在的微課。
對于小學美術教師而言,要想把微課實實在在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就必須要準確把握運用微課的時機。
為了切實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益,教師可以在課前將微課分享到班級微信群中,讓學生利用微課先自主預習相關內容。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講解新知的時候使用微課。相比于教師的直接講解而言,使用微課講解能夠更為清晰地向學生展現一些繪畫技法以及細節特征等。在課后,教師也可以在班級微信群中分享一些微課,引領學生有的放矢地復習鞏固相關知識。
教師將微課實實在在地運用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之中,切實夯實了小學生的美術基礎,發展了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毋容置疑,將微課恰如其分、靈活自如、富有成效地運用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之中是教育新時代課堂教學發展的新趨勢。為了著力發揮微課在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益,發展學生美術核心素養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師在運用微課時,一定要努力做到設計“新”、制作“精”以及“運用 “實”。如此這般,微課就會成為教育新時代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益的新推手。
參考文獻:
[1]許文強.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研》,2016(8):246
[2]杜秋穎.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綜合》,2016(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