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瑤 顧錚先 田偉 許春燕 丁亞瓊 李小丹
【摘要】課程思政是一項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是簡單的課程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堆疊,而是兩者的高度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大學物理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促進專業課程中的思想育人工作,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協作,實現從思政課堂到課堂思政的理想過渡。
【關鍵詞】課程思政 大學物理 評價體系
【基金項目】上海理工大學課程思政建設項目(大學物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78-01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課程思政不是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簡單堆疊,而是將兩者和諧的融合在一起,在課程中恰當的融入思政教育,以專業課程為載體,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政治思想。不同的課程具有不同的特色和背景,思政教育的融合也必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大學物理作為大學教育中的基礎性課程,具有理論推導多,公式繁瑣,邏輯思維要求強等特點。部分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理論知識會有所畏懼,甚至覺得課堂枯燥無味,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而言本來就不是太高。當前的思政課教學現狀中,學生也存在著出勤率低、課堂親和力差、課上抬頭率低的現狀[1]。面對這樣的一種現狀,如何將課程思政和大學物理有效地相結合,讓學生有興趣、有樂趣、有熱情,是在大學物理這門課程中推廣課程思政所急需解決的問題。此外,對于課程思政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如何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老師的教學成效,學校在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至關重要。
一、育德于教,寓教于樂
面對物理課程教學中原本就存在的理論性強,學生覺得難度大、樂趣低的情況,可以引入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自發源于美國后,以其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推進理論知識向實踐轉化的功效性,如今已經被世界多國采用并推廣[2]。目前而言,案例法在大學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運用的還比較少,常用于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課程教學中[3]。作為一門探索科學本質的課程,大學物理中穿插案例解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與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動量與沖量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首先播放天宮二號壯闊升天以及與神舟十一號成功對接的視頻,然后介紹我國火箭運載技術的發展,在該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物理學家。接著向學生們提出該案例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名航天科技工程師,哪些因素會影響天宮二號的最終速度,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進行對接時,速度的變換,軌道的控制。在學生們的思考與討論中,步步推進,最終推導出天宮二號最終速度的表達式。在這一系列的思考及討論的過程中,枯燥的理論推導變得有趣,課堂氛圍也可以得到優化。
二、形成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課程教育,大多數以簡單的平時成績加上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的最終成績。對于融入了思政教育的課程思政而言,思政情況做的怎么樣,也需要一個反饋與評價機制。思想政治建設是一個過程性的建設工作,對于學生的思想素養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不應該單純的以結果為導向,而應該更注重在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同時,由于每個學生具有個體性差異,應當減少橫向比較,重視學生自我的學習與發展,從每個學生入手,縱向比較該學生經過課程學習之后的變化情況。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分階段、多次性的考核,以每個學生為本,建立該學生的思想變化檔案,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三、學校的鼓勵與支持
對于任何初探的教育方式而言,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目前,廣大多數專業課程老師都不具備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學校可以配套采取一些鼓勵和支持措施。
1.專業思政老師給予指導
學校可以配備專業的思政教育老師進行輪流聽課,為老師提出相關思想教育上的建議。如果校園資源允許,可以適當安排思政老師與專業課程老師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指導模式,讓思政老師指導專業課程老師思想教育的技巧。
2.進行系統培訓
學校也可以為老師們開設系統性的培訓課程,讓老師們首選從思想上更好的認可課程思政,有些老師可能因為課程內容多,課業壓力大,對于在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些抵觸心理,擔心影響課程的整體進度,也有些老師因為沒有相關思政教育的經驗,擔心自己無法良好的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擔心起到反效果。所以,從思想上讓各位老師們認同課程思政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要讓老師們切身的體會到,只要教學方法得當,課程中加入思政,不僅不會影響課程進度,反而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的動力,更好地推進課堂。同時,學校也會從多方面支持課堂思政,給予老師們專業的指導,充分的學習成長機會。在老師們開設課堂思政之前,給老師們安排系統的學習課程,從理論知識上更好的學習思政教育的方法。同時,可以定期開設學習分享坊,讓各位老師闡述自己在課程中遇到的問題,向各位老師尋求好的解決方式,同時分享交流自己在課程思政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相互學習,促進更好的教育。
3.開設研究課題
學校可以開設課程思政相關的研究課題,鼓勵專業課程老師積極申請,進行教育探索。開設研究課題,也能促進老師們更深入的思索教育方式的改革,更系統性的理解課程思政的目的,更好的實現從理論上到實踐上的共同進步。
總之,課程思政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將思政課程融入大學物理的教育,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相輔相成,同向同行,以學生為本,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在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推進大學物理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楊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切入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8年02期.
[2]陳真英,謝冰,楊昌億,覃趙軍,梁祚盈.應用型本科視角下大學物理案例教學的實效價值研究[J].高教學刊, 2018年20期.
[3]威廉·馮·洪堡.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82.
作者簡介:
張立瑤(1988-),女,漢族,博士,上海理工大學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