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男權主義也稱男權制度,指男子在家庭,社會中的支配性特權。但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在各國取得勝利,女權主義也開始興起,爭取婦女解放,使女性擁有與男性一樣的權利在世界范圍內開展。而電影作為社會現象的一種映射,也少不了對于女權主義的一種呼應。賈樟柯作為第六代導演的領軍者,在電影中也充分給予了女性以關照以及自己對于女性主義的思考。
【關鍵詞】賈樟柯;男權主義;女性主義
中圖分類號:J90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5-0095-01
在賈樟柯的電影中,他沒有將女性形象作為男權社會中的一種“色情觀看”在電影中進行表達,而是將女性置身于中國發展的歷史洪流下進行書寫,同時以男性為依托凸顯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本文將以電影《江湖兒女》為主,并結合賈樟柯2015年上映的電影《山河故人》,淺析賈樟柯電影中對于男性身份屬性失能的反思以及對于女性獨立意識覺醒的表達。
一、導演對男性群體的反思——男性身份屬性的失能
在中國的男權社會中,父親與丈夫一直扮演著重要的地位,而在賈樟柯導演的作品中首先表現的就是父親這一身份屬性的失能。
在電影《江湖兒女》中,巧巧的父親是一名工作多年的老礦工,在面對礦上危機時,選擇用大喇叭喊話的方式對抗廠長劉金明,女兒巧巧在聽到后,來到辦公室拔掉了父親喊話喇叭的電源,并讓父親回家,父親掩面傷心,女兒巧巧則在一旁給予安慰,這種保護與被保護身份的置換其實就是在暗示父親這一身份屬性的一種失能。雖然此時的巧巧已經長大成人無需父親的保護,但是巧巧的父親在巧巧的生命中也沒有承擔起一個父親的職責,對于女兒的情感生活沒有給予父親該有的關心,所以直到女兒進了監獄,父親才去探望已經成了囚徒的女兒,而這也是父親這一身份屬性失能的一種表現。同樣,在電影《山河故人》中,沈濤的父親面對女兒的個人感情,只有一句:“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考慮好就行。”這些電影文本中的符碼都暗示了父親之一身份屬性的失能。
男性的失能更多的還是表現在“丈夫” 這一身份屬性下。在電影《江湖兒女》中,“斌斌”這一形象可以說是現在流行詞語“渣男”的形象表達了,在巧巧前期向斌斌提出去新疆過相對安逸的生活時,斌斌以掙錢的理由拒絕了,并在山坡上告訴巧巧自己是江湖中人,生死不能由己。而當巧巧拿出手槍救了斌斌一命并替斌斌頂罪進了監獄后,斌斌不但沒有來監獄探望,在巧巧出獄后還出軌,并聲稱自己不是江湖人,置江湖情義于不顧。
中國傳統的道德倫理觀念中,男性所應具備的擔當、忠誠、情義在斌斌身上被一次次旁置,而這恰恰也是男性“丈夫”身份屬性失能的表現。在電影《山河故人》中,張晉生于義為了沈濤與好友梁子成為敵人,于情辜負了沈濤并與其離婚,還帶走了兒子到樂。賈樟柯正是通過對一次次男性身份失能的鏡像表達,反思中國男性這一龐大群體在面對情與義時的選擇。
二、對于女性群體的肯定——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
雖然賈樟柯并不是一位以女性電影而著名的導演,但是在賈樟柯的電影中給予了女性充分的話語權,他習慣將女性置身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潮流下進行描寫。在賈樟柯早期的電影作品中女性多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缺乏獨立意識,如電影《小武》中的胡梅梅或是《任逍遙》中的趙巧巧。但到了賈樟柯的后期作品中,女性的獨立意識開始覺醒,雖然在電影前期還是以依附于男性而存在,但是在經歷了人生變革后,都最終實現了經濟和精神上真正的獨立。
在電影《江湖兒女》中,巧巧一開始始終想要依附于男性而存在,一切以斌斌為首,在斌斌被圍攻時,舉槍守護著這個并不能給自己幸福的男人,進入監獄后為了斌斌自己扛下了所有罪責,就連出獄后還是第一時間想到去尋找斌斌。在與斌斌決裂后,在火車上巧巧邂逅了由徐崢飾演的克拉瑪依男子,巧巧還是將余生的幸福寄托在該男子身上,可是當巧巧向對方坦露自己曾坐過牢的經歷后,卻被男子拋棄。也正是這又一次男性所帶來的傷痛,讓巧巧開始走上尋求自我價值尋求真正獨立的道路,在影片末端,巧巧首先做到了經濟獨立,其次,在斌斌癱瘓后,巧巧選擇重新接納這位曾經拋棄了自己的男人,正如賈樟柯導演所說,此時的巧巧是一位超越了情困的女性,她超越了情感的羈絆,成為真正獨立的人。所以她可以不恨,可以收留。而這也是巧巧精神獨立的體現。
在電影《山河故人》中,沈濤的形象塑造與巧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沈濤前期面對張晉生和梁子的共同追求選擇了物質條件優越的張晉生,搖身一變成為了闊太太,此時的她缺乏獨立精神,依附于男性而活。而離異后,沈濤首先實現了經濟上的獨立,住進了別墅。其次沈濤也并沒有選擇再婚,使她徹底擺脫了對男性的依附,成為了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
三、結語
賈樟柯導演習慣于在中國發展的歷史潮流下去書寫小人物的命運。在電影中,男性始終在影像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是女性在賈樟柯電影中的話語權也開始成為主導。而賈樟柯也通過對男性群體的反思,男性身份屬性的失能以此來呼應著新時代下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以此用影像表達著自己對女權主義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薛志朝.論賈樟柯電影中女性主體意識的漸變[J].長治學院學報, 2018.
[2]袁智忠,虞吉.影視批評綱要[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