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笑
摘 要:加強和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當代青年健康成長,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徑。根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要求,全國各大高校陸續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也在隨著時代的要求不斷改革完善。“課程思政”作為目前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各課程教育應堅持立德樹人,在進行專業教育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文章將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相關內容和課程思政的相關要求,探索課程思政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課程思政;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育人為本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要把思政教育工作貫穿教師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實現教學全程、全方位育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備受國家和社會的關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把“促進人民的身心健康”和“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列為建成小康社會基本舉措,這也進一步證實了心理健康對于人民美好生活服務的重要性。近年來,依據社會現實的需要,教育部發布相關政策,突出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也在不斷結合時代和高校實際進行修改完善。在目前高校不斷推進“課程思政”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不沖突
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有著相似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兩者都是以學生為服務對象,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服務,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情感和認知,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教育的教育內容和培養目標都要適應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而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高等教育既要進行科研、傳授知識又要培養大學生的品德和能力,其中就包括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發展和價值品德的形成,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都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意志起到指路燈的作用。遠大而高尚的理想,堅定不拔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優秀的品格,它們是良好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的站腳石,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培養目標可相互融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相關
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可互為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各學科教育教學提供基礎,特別是對思政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礎,擁有健康人格的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反過來,良好積極的思想價值觀念也可以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形成更加優秀的心理品質;即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內容方面中存在相輔相成的聯系,二者可以協同發揮作用,進行有機融合。另外,心理學獨立之前一直在哲學范疇里,思想哲學是心理學的基礎。思政課程中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元素可以為心理健康教育所借鑒,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心理教學中的專業內容。正是因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眾多的相關性,相比于其他專業學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融入思想教育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相關建議
(一)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
高校教師是實施和推進“課程思政”的重要力量,也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為了提升高校“課程思政”的實施,必須要提升個專業課程教師育人意識,不斷提升其在專業課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即要培養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理念,提升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整體的思政育人的課程觀。這就需要心理教師或者其他專業教師轉變以往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專業知識講授忽視思想育人的現象,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此外,心理教師還應提升自身立德樹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更新和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及時把握專業和思想政治教育動態,增強對心理專業思想教育價值、專業育人內在價值的充分認識。同時教師還應提升在心理健康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的技術,增強有效力和說服力。
(二)修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
為了更好地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發揮育人功能,需要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標準進行一定的修訂。將原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質目標融合德育元素,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的總目標,明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學各環節明確育人要求,注重“課程思政”的價值聚焦,聚焦育人價值的本源,注重價值導向引導。
(三)借助多元化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課程思政
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把握目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動態,將相對抽象的思想健康教育理論和心理健康教育恰當融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知識傳達給學生,達成育人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信任和關懷,借助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思想價值教育。同時在教學中注意依托新媒體等教學手段,推動心理課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
四、結語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當今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兩部分。高校應加強對此部分內容的研究,進一步提升教師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加深對心理教育與思政教育內涵聯系的分析,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要求開展課程思政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思政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 薛春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特點及其反思[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7):66-67.
[2] 沈麗娜.內外兼修:《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09).
[3] 李艷玲,史文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黑河學刊,2018(05):144-145.
[4] 陳陽建,李鳳燕,張立飛.“課程思政”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實踐[J].管理觀察,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