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之一,也是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還可以讓他們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精髓。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入手,對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進行了探究,希望籍此為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前言
語文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一種交際的工具。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很少會讓學生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語文作為學生長大后形成良好三觀的重要學科之一,不僅向我們傳達著積極、正能量的思想,還能拓展學生們的視野。如何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以下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分別進行介紹。
一、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生所有學科中最重要的一門學科,我們國家的中華文化也都是依靠著語文來傳承的。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增加語文學科的趣味性以及藝術性,還能提升小學生的綜合品質。當然,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離不開語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既培養了學生們的愛國精神,又幫助學生了學生樹立起了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傳統文化教育
小學生由于年齡以及性格等原因,他們有著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些特點。因此,教師在向小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將教學內容與之相結合,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四個太陽》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以及在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詞匯,獲得言語美感,并能讓他們知道神話故事《后羿射日》。上課之初,我借助PPT軟件向他們播放了一段《后羿射日》的視屏,并在此基礎上向他們滲透我國古代人是如何胸懷天下蒼生,用一顆博愛之心,拯救老百姓的。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還能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課外資源,提升傳統文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在語文課本中向學生們滲透傳統文化,教師還應利用現代的教學資源,將傳統文化教育拓展得更為廣闊。詳細來說,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訂購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如《三字經》、《百家姓》、《唐詩三百首》等等,引導學生養成積極、自主的閱讀這些書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家長為學生安排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如古典繪畫、傳統樂器、書法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當然,教師需要和家長說明,切勿逼迫學生學習,應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傳統文化。惟有如此,才能剛好的向他們呢滲透傳統文化。
(三)走進古詩詞,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內容中包含著一些古詩詞,這些古詩詞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鑒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這些古詩詞向學生們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從而達到育人和感人的效果。
比如說,當我們學習《靜夜思》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以及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并能利用古詩詞向學生們弘揚傳統文化的精髓,培養他們閱讀故事的興趣。上課之初,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李白的古詩詞《靜夜思》,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你們還讀過李白的其它古詩詞嗎?”隨著我問題的提出,學生們說:“《將進酒》、《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等古詩詞。”聽到學生們的回答,我帶領學生開始閱讀詩詞,并引導他們李白詩的風格是豪邁奔放,清新漂移,想象豐富、意境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的,但是今天學習的這首古詩詞,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之情。
(四)在閱讀中,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常常會有很多內容中涉及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讓學生通過課內、課外閱讀,了解我國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積累詞句,體會故事情節,文章內涵,從而使學生心靈有所觸動。例如在教學《端午棕》、《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側面了解中華文化傳統精神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加深祖國文化的情感和增強民族自豪感,
結語
總之,語文課堂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不僅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還對傳統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弘揚傳統的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高玲玲.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才智.2018年32期
[2]臧守范.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基礎教育論壇.2018年34期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泉秀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