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帆
【摘要】寫作成績是高中語文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高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和成績,高中教師可利用微寫作來逐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高中教師在進行微寫作教學時,可樹立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意識,然后針對學生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寫作話題,引導學生在平時積累新穎的寫作素材,鼓勵學生在進行微創作時大膽表達自我展現個人風采,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 微寫作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081-01
“微寫作”可以作為高考作文寫作的一種訓練途徑,引導學生逐步提高寫作能力。近年來,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難于提高,傳統寫作教學模式暴露出很多問題,如學生寫作不得要領,教師抓不住學生的寫作問題和寫作興趣點等問題。微寫作出現后便逐步受到廣大教師關注。本文結合高中語文教學經驗和微寫作特點,總結了四條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以提高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高。
一、樹立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意識
因為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提高都是一項綜合性提高,所以教師要想提高高中生語文微寫作的能力,需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不應將教學目標僅局限于寫作能力的提高,而是綜合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鑒賞、寫作等能力,使學生綜合發展。優秀的作品要求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進行自我剖析。然而,傳統寫作教學大多輕視學生的自我剖析,習慣于教授學生快速成文的寫作手法,導致學生在快速成文中逐漸失去了對問題和論點的深刻思考,寫出的作品也逐漸失去靈性和靈魂。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讓學生寫出有靈魂有深度的作品。
二、精選微寫作話題
微寫作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要有自己獨特的深度思考。因此,為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形成自身獨特的觀點,教學可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興趣等特點,選取學生感興趣且熟悉的話題作為寫作話題,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發散思考的習慣。微寫作話題不宜過于抽象,難于思考,否則學生雖然對話題很感興趣,但是學生寫作的難度也大幅度提高,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例如,現在的學生都十分喜歡上網沖浪、看直播,而不喜歡看電視。針對目前直播界的亂象,教師可提出直播亂象的話題,讓學生針對熟悉的主播或熟知的直播亂象進行微寫作,深入思考直播亂象的背后原因,分析直播的優劣,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看法。教師針對學生的特點,有目的地選擇學生熟悉的話題,讓學生摒棄模板寫作的缺點,寫出有深度的作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結構和成文方式。
三、引導學生平時積累新穎的寫作素材
學生的思考深度有限,針對傳統常用的寫作素材往往會形成定式思維,難于突破思維枷鎖,提出新穎的思考觀點。而在微寫作過程中引用新穎的寫作素材,學生往往能得到新穎的觀點。所謂新穎的寫作素材不僅包括與時俱進的時事熱點等事件,還包括一些名家對傳統寫作素材的創新性解讀等。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平時積累新穎的寫作素材,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激發,創新思維得到鍛煉,使寫出的作品具有創新性,能夠讓評判教師眼前一亮,脫穎而出。例如,針對引發社會熱議的“魏則西事件”,學生不僅要明白“莆田系醫院”的可怕之處,還有警惕自身判斷能力的不足。結合時事熱點,學生的作品更具有時效性和沖擊性。對于屈原跳江和端午節的故事,有的作家提出了“屈原作為臣子,為昏君跳江而死不值得”的觀點,并認為“屈原的情商很低”等與傳統觀點相悖的看法。學生雖然不一定認可作者的觀點,但可以此類文章為寫作素材,突破傳統定式思維的封鎖,鍛煉自己的創新思考能力。又如“韓國部署薩德,國內抵制韓貨”事件,教師可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相關資料,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發展等。在課堂上,教師安排幾個與薩德事件相關的問題供學生思考,要求學生圍繞薩德事件進行回答,最后請學生針對薩德事件寫一篇微作文。作文內容可以是感想、行動等。因此,教師可鼓勵學生多閱讀新穎的文章,與時俱進,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發散性地思考問題,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閱讀能力、判斷能力等,為寫作能力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四、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凸顯個人風采
高中生的思維較活躍,但又容易受到定式思維的影響。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鼓勵學生在微寫作過程中自由發揮,努力展現自身的思想風采。例如,因為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賈寶玉,所以教師可安排學生針對名著中的故事人物進行評價創作,也可以針對熱播電視劇中的人物進行點評。例如,在講述林黛玉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林黛玉的相關電視劇片段,同時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講解,表達自己對林黛玉的看法。最后,教師可詢問學生對林黛玉是否喜歡,喜歡她的哪一點,不喜歡她哪一點,然后讓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對林黛玉的看法進行綜合創作,讓學生大膽自由發揮,不要顧忌與其他學生的看法不一致,展現個人對林黛玉的真實看法。在講述學生熟悉的《西游記》時,學生往往更熟悉電視劇《西游記》的片段。教師可安排學生將原著與《西游記》片段進行對照,并結合吳承恩創作背景,對文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角色進行描述并表達個人的喜好,同時也可針對西游記中存在的疑問進行質疑式創作。在微寫作教學中,教師積極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寫作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有自由創作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學生聯想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規律,結合微寫作的特點,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教學目標,增加學生寫作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促進教學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維剛.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 2017(10):92.
[2]陳華琴.基于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的思考[J].高考, 2017(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