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引領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專業課掘出更多的精神養料,使專業課有情懷,同時不忘播撒信仰。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結合課程內容,尋找德育元素,進行非體系化、系統化的教育。
【關鍵詞】課程思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模式 數據結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256-01
黨中央歷來就高度重視教育問題,提高高校教育質量刻不容緩,而作為教育培養目標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不容忽視。2016年12月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做到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整個過程,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目前高校教學普遍將重點偏向于對學生專業性和技術性的培養,存在思政理論課程相對分量較輕,開設思政課程時間跨度不夠長等問題。 而對于專業課,雖然在教學大綱中除了知識與能力目標外,還對應有素質目標, 但真正與思政教育內容結合度并不高,可以說忽略了思政教育這一重要內容。課程思政這一理念最早提出同時最早應用于上海各大高校中,教育工作者們正致力于探索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 而我們的老師目前才剛接觸認識到這一理念的重要性,還未真正完全融入課程教學中。
1.教學中的德育目標設計與改革思想路徑
1.1專業課的特點
《數據結構》課程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非數值型數據對象的定義、表達及其有關操作, 講述數據結構的基礎原理和技術。學生必須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全的人格品質、正確的價值取向。但現狀卻是學生的思政教育主要依賴于思政課程,專業課只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忽視了其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價值取向偏離、缺少職業道德、利益至上等問題。融合“課程思政”理念,通過改革,需要進一步順應時代完善教學資源,同時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目標,積極探索并實踐“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2],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將思政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1.2專業課程育德改革思想路徑
以《數據結構》這一門課進行改革嘗試,其改革思路具體有這么五個步驟,這個改革路徑同樣也適用于其他信息類課程。首先是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價值,深入挖掘提煉該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和功能。其次是在修改課程教學大綱,加入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積極研究探索課程課內課外等各教學環節中的素質教育,將思政教育融入全課程中,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以藍墨云班課為思政教育平臺,其具有活動形式多樣,教師學生使用方便,同時兼具數據分析能力等諸多特點。把課程思政目標付諸實踐,在課程中講究教學策略和效率,從而潛移默化地滲入思政教育教學,最后探索出融入課程思政后新的教學反饋評價機制。
2.育德改革的主要內容
通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引導學生正確做人和做事,對專業課掘出更多的精神養料,使專業課有情懷,同時不忘播撒信仰。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結合課程內容,尋找德育元素,進行非體系化、系統化的教育,在原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出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其實踐于《數據結構》課程中,具體改革內容如下:
2.1教學目標的改革
教學目標是實踐課程思政教學的起點亦是終點,正確完美的教學目標能更為明確所需達到的教學效果。在制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在原有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中添加課程思政目標,從日常各個環節的要求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品質。
1)誠信:通過監督和堅持平時作業和翻轉任務的完成情況,強調誠信的重要性,不偷懶、不抄襲。
2)認真:課前認真預習,特別是翻轉教學時能夠認真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單,課內認真參加課堂討論、課堂練習,課后認真完成課后作業的習慣。
3)嚴謹:算法設計一定要有嚴謹的態度,能夠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測試并衡量算法的正確性和高效率。
4)包容:針對同伴之間出現的問題,或者偶爾的不和諧,要鼓勵同學們用包容的態度去對待問題。
5)堅持:算法的學習需要堅持到底的努力,每次一次進步同時給予鼓勵,堅持每周進步一點點。
6)友善:分組的同時,鼓勵小組間的相互學習,同伴之間養成互幫互助,有愛團結的氛圍。
2.2考核方式的改革
擬采用的新的專業課程考核評價模式,將成績的10%作為思政考核部分。在過程評價中針對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德育”方面的表現進行考量,在過程考核的同時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考評三部分組成。考核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是否樹立了正確的三觀,是否培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3.小結
教師在培養學生時,除傳授學科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根深才能葉茂,立德才能樹人”,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其宗旨在于將知識傳授與價值觀引領緊密聯系在一起,運用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政治信仰[3]、價值取向、榜樣模范等一系列內容,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而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不斷地提升,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參考文獻:
[1]仲麗萍.試論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J].寧夏教育.2017(04)
[2]呂玉龍,屠君.基于藝術設計專業的高職課程思政實踐途徑探究——以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10)
[3]裴孝鐘.高職“工程測量”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07)
作者簡介:
邵煜(1982-),女,漢族,浙江寧波市人,浙江工業大學工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算法分析,計算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