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芳
摘要:基于核心素養的新課改的指導下,如今高考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本人認為高三階段的物理復習應該注意核心素養下高考物理考試說明以及考試大綱中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切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由淺入深的多輪復習。每輪復習中都要有相關明確的考點和知識點的總結與提升,為學生的高考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考物理;復習對策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主要由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的要素構成?;诤诵乃仞B的高三物理復習策略,改變了學生以知識為線索,以題海練技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有效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建立學生自我發展的觀念。
1.一輪復習 系統梳理基礎知識重視物理觀念形成
物理觀念是關于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知識,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和升華,是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谖锢碛^念的概念規律復習策略,重點關注包括物質觀、運動觀、相互作用觀和能量觀的形成。在高三學年的物理知識復習中,最重要的復習部分就是打牢基礎知識。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階段結束后,學生很容易遺忘學過的知識。因此,在第一輪復習中,教師要將三年中的基礎知識進行總結,與學生系統的復習一遍。復習中,要注意把握高考考試說明的要求以及近幾年高考物理學科的方向,全面復習,保證無知識遺漏,從而使學生形成全面又系統的知識體系。這也是高三復習中的重中之中,只有把基礎知識打牢,后面的能力提升才會有效果。在復習中,引導學生梳理物理量和物理定理定律,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明確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概念規律的內涵與外延;在復習教學中,對于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師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重新經歷概念規律的構建過程和思維加工,建立物理的物質觀、運動觀、相互作用觀和能量觀念等,教師要掌握好復習時間安排,在全面系統復習的同時要為后幾輪復習留出充裕的時間。一輪復習是枯燥單一的,教師在講課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為后面學生能自主的復習物理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在思想上能夠主動去學習,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學生思想發生了轉變,將“不得不學變成我要學”,這樣高三的復習階段才有意義,才能為學生在備戰高考的復習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2.二輪復習基于科學思維的模塊法復習策略解決知識上的疏漏
在經過一輪復習以后,學生已對物理學科的知識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復習。打牢基礎知識是高三總復習的第一步,要在二輪的復習中,提高學生答題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理解能力。所以,二提升學生能力是二輪復習的重點。二輪復習,要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有效的根據模塊化的知識進行復習。教師要將高中物理知識分成幾大模塊,根據考試說明中的要求,有效的分模塊進行復習,如,引導學生總結質點、點電荷、勻強電場等概念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理想氣體狀態變化等物理過程,建構理想模型,理解物理模型的適用條件;引導學生總結分類做過的習題,構建相關的物理模型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如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模型,拋體運動模型等;引導學生在歸納知識與題型時,應用等效替代、控制變量、分析綜合、推理論證等科學思維方法,提升學生能力的同時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掌握好一個提升度。因為在如今的教學中,無論是教學還是考試,都不再是封閉的,而是結合實際開放性教學和考試,學會從生產或生活中挖掘與物理學科有關的知識,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教學和考試從單一死板變得多樣靈活,這也符合了如今高考大綱的形式。與此,通過模塊方式進行復習,也是對一輪基礎復習的查缺補漏。
3.三輪專題復習 專項訓練提升學生能力
在如今的高考中,高考大綱更注重的是學生答題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的課本知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答題中結合基礎知識進行拓展。教師要時刻培養學生對問題的遷移理解能力。在前兩輪復習的鋪墊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第三輪專項訓練,從選擇題到后面的答題,一一專項訓練。專項訓練的題型要由淺入深,教師在訓練的同時要根據各題型的特點來教會學生答題。在實驗題上,要注意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復習中,教師要時常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與解答問題中良性循環,使思維變得縝密、開闊、有邏輯、靈活、深刻,與此同時要引導學生全方位思考、分析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這樣的思維方式也正是高考中所需要的。
在高三物理復習的全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時時滲透科學態度與責任的核心素養教育,如概念規律的復習中引導學生認識物理現象的本質,運用邏輯與想象和實驗證據相結合,對物理規律作出解釋和預測等;又如在物理學史的復習中,引導學生關注物理規律發現背后科學家的故事,感受物理規律背后人的思想、感情、智慧和精神,使學生內心受到震撼,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用科學的人文關系與科學家的人文情懷感染學生,進而豐富學科素養的內涵,鼓勵學生學習物理學家對知識領域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敢于追尋科學本質;在解答實際物理問題時,教師結合題目中與STS相關的內容,提示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倡導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基于滲透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復習策略,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索自然的能力,促進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甘肅教育》2018年11期
[2] --《考試周刊》2017年51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侯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