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婷
摘 要:網絡劃時代的到來,教育也同樣受到影響,傳統教育在網絡科技的發展之下發生了質的變化。應當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全面充分地認識網絡教育的作用。為引導高校大學生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的同時,立足實踐,在“網絡育人”的發展浪潮中提升自我,發展自我,充分認識“網絡育人”對學習和生活的現實意義,正確對待網絡科技,樹立良好的網絡學習觀。
關鍵詞:網絡育人 大學生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2
現如今網絡科技越來越發達,對人們的生活滲透越來越深,影響越來越廣。青少年對手機依賴性高,成為了“低頭族”一代,有許多人在路上玩手機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釀成了人間悲劇。網絡游戲引起了許多暴力事件,大學生“裸貸”事件層出不窮。據權威專家表示,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人們遠離現實生活投身于虛擬世界中,從而造成了社交恐懼癥,社交障礙,但是網絡的發展也讓教育模式創新,“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進一步實踐的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能力,為改革、發展、創新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而“互聯網+教育”的模式不僅僅只是互聯網和教育的簡單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教育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形態,它代表新的社會形態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作用和集中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突破傳統的限制,網課的發展就是突破傳統教育的體現。大學生作為受到高等教育的主體,相對其他群體有著更為先進的思想和更為昂揚的激情,大學生活是步入社會的過渡階段,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大學生相對社會人士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受到迷惑,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因此了解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至觀重要。網絡影響人們的方方面面,尤其對教育有很大影響。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在利用網絡進行教育培養人才的同時要避免網絡的弊端,壯大網絡育人新陣地,培養新時代的人才。[1]
一、網絡時代信息繁雜,信息的甄別過濾實屬必要
數據顯示,在網絡的具體用途當中,學習、網購、聊天、聽音樂、看電影、瀏覽新聞八卦等方方面面的人數都不在少數。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類信息,不論優劣,都在以飛速傳。作為當代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三觀,堅定理想信念,不被快餐文化、爛俗文化吞噬,不被網上的不良風向蒙蔽雙眼,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對信息的甄別能力。而這就需要高校學生能對自身有準確的定位以及未來自身的規劃有一個明確且堅定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茫茫的信息流中高效的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有的放矢。而高校信息過濾能給學生在信息上的過濾只是一些大方向上的過濾,而且能幫助篩選的也僅是有關學習方面的信息。可大學生的信息源頭多種多樣,來自于四面八方,這更加需要提高的是大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與有效信息的學習能力及吸收能力。[2]
二、優良的網絡學習資源更多需要各高校間以及社會各界的共享獲取
通過數據顯示,有89.74%的同學認為網絡對教育的影響更多在于資源共享,教育多樣化;有91.6%的同學認為網絡對自己生活的益處中包括方便查找學習資料。誠然,相比較于個人,高校取得更加優良的網絡學習資源的窗口會更多,服務范圍更廣,獲取的難度也更小,尤其能保證獲取渠道的正當性及學習信息的可信度。因此,如今這樣信息互通的時代,高校能為學生爭取到精良可靠,尖端前沿的學習資源是令高校師生感到欣慰的事情。事實證明,各高校也十分注重網絡學習資料的及時擴充與有效管理,線上圖書館、網絡直播課、電子書閱讀等,都是對網絡學習資源的高效利用,這也讓同學們從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源中受益匪淺。高校應繼續加強專業資源引進與高質量學習資源更新,不斷豐富各類藏書,在對多方面、多層次的學習資源的交叉學習下,相信在校學生會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識并應用實踐
三、網絡娛樂占據更多課余時間,應該牢固樹立自律觀念
數據顯示,有76.28%的同學認為網絡弊端是容易上網成癮;在假期,80.13%的同學承認自己每天上網的時間長達3-5小時之多。可見,網絡在對學習信息傳遞同時,網絡娛樂也逐漸興起,這涉及到對網絡娛樂的辯證看待,網絡娛樂的出現無可厚非,但沉迷于網絡娛樂卻是不理性的。在自由開放氛圍下的高校,網絡娛樂也難免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網絡娛樂,既不必談之而色變,更不必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理論如此,實踐上更需要高校大學生提高自身要求,加強實踐管理,樹立自律的理性觀念,促進自我的全面發展,讓網絡娛樂助力自身成長。
四、網絡同樣也為日常交易帶來了便利,線上支付更加便捷
據調查數據顯示,如今使用支付寶支付的比例達92.95%,使用微信支付的比例也達到了85.9%,這兩類支付方式的使用已愈加大眾化,現金與刷卡的使用比例較低,也正說明了人們的生活正趨于簡單化、便捷化;大學生對線上支付所帶來便利的認知是其方便攜帶,并且能夠保證交易安全,節約社會資源;細數線上支付具有種種優點,其缺點也是顯然可見的,手機的丟失、密碼的泄露、網絡詐騙、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讓每位使用者都不免提心吊膽;所幸的是如今科技日益發達,能夠抵制犯罪手段的方式也愈加多樣化、智能化、有效化,指紋識別,面部識別亦或是瞳孔識別開鎖等都為線上支付提供了更為寬闊的道路。
五、網絡輿論對大學生的影響較大
針對于網絡輿論,大學生中的參與者不在少數,且或許是網絡輿論的主要參與者,追星一族在網上的活躍程度更甚,總會有些道德素質低下的人惡搞,在公眾場合出言不遜等等。并在某些方面,網民對特定事件的討論嚴重侵犯了他人的隱私和合法權利,而且,由人肉搜索的案例可以看出,網絡輿論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而是直接延伸和投射到現實生活之中,這也是極其危險的。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和幫助是責無旁貸的。教師應先育人,再教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勇于面對現實、面對困難。無論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老師都應擔負起育人的責任,為社會培養優秀的青年人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