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體校學生特點,從物理實驗、物理與運動訓練相結合、多媒體運用、改變教學方式、優化評價、和諧師生關系等方面對學習興趣的培養進行了探討,目的在于構建高效物理課堂,使學生學好物理。
關鍵詞:體校學生;高效課堂;學習興趣
學好初中物理對于體校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體校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學習習慣差、基礎薄弱,再加上長時間的體育訓練和頻繁的比賽,使得他們課下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關注學習,所以課堂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使他們在課堂上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
一個人有了興趣才能高效率地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要打造高效課堂,必須從興趣抓起,激發、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方能彰顯高效真諦[1]。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筆者結合體校學生的特點,做了一些嘗試。
一、利用實驗,上好入門課,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喜歡上物理呢?我覺得“第一印象”尤為重要[2]。結合體校學生好奇心重、頑皮、坐不住等特點,第一節課我把他們帶進了實驗室,除了讓他們觀看各種實驗儀器,我還準備了一些演示實驗,如:把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中間,向漏斗里吹氣,筷子插入裝有水的透明杯中,觀察筷子的形狀,輕拍細鐵末,顯示磁場的分布等,讓學生猜測實驗結果并親自動手操作,學生的好奇心被大大激發,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只要是物理課,我都會創造條件來做實驗,能分組就分組,不能分組也是演示實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物理課堂與運動實踐相結合,引發學習興趣
想要維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僅有好的開頭還遠遠不夠,由于學生每天都訓練,于是我嘗試將物理課堂與學生的體育訓練結合起來,引發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在物理知識中重現體育訓練,在體育訓練中展現物理知識,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本校學生主要從事游泳、跳水等水上項目,下面將課堂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嘗試進行簡單介紹。
1.物理課堂與游泳運動
游泳運動員在比賽時常戴兩層泳帽,至于個中原因,學生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在講“摩擦力”這一節時,我特以此為例,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弄明白:泳帽的第一層增加了頭部與泳鏡的摩擦力,能防止泳鏡滑落下來,第二層泳帽壓住泳鏡邊緣,減小阻力,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小與水的摩擦力,提高成績,而平時說的“沒有毛,游得快”也正是這個道理。在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時,我讓學生親自談一下游泳過程中手、腳與水作用時的感受,以便充分利用水的反作用力,讓自己游得更快。為了引入溫度,我用運動員出場的場景引入課題,游泳運動員出場前要穿很厚的衣服,甚至羽絨服,不熱嗎?他們是為了保持身體的溫度,能夠讓身體僅需要簡單的熱身就能夠讓身體機能活躍起來,達到更好的競技狀態,學生連連說是,說以前比賽怕麻煩光著膀子出來,凍得瑟瑟發抖,腿還容易抽筋,以后一定注意保暖。當講到“光的折射”時,我則直接把學生帶到游泳池切身觀看光的折射效果,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意識到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因為看到的池中景物要比實際淺,通過這種方式,把物理課堂與游泳運動結合起來,使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物理課堂與跳水運動
跳水運動員要想取得好成績,起跳高度很重要,要想跳得高,起跳時機就得抓得好。跳水過程中的“助跳”和“起跳”步驟都非常重要,怎樣抓住有利時機可能對同學來說有難度,所以,當講到“機械能及其轉化”時,我就將跳水過程中的能量轉化過程,給大家分解開并一一講清楚,然后利用游泳館的有利條件將學生帶到跳水池,請跳水的學生親自示范,并講明用力的地方及感受,讓學生明白能量轉化的過程,明白什么時機“起跳”最有效,學生身臨其境,不僅對知識有了更好的掌握,而且對他們的訓練過程也很有幫助,一舉兩得。
3.物理課堂與跑步運動
“慣性”一節是難點,每次講解都很費力,并且效果不好。我利用體校學生陸上訓練跑步的時機講授慣性知識,學生跑到終點后停不住會繼續前進一段路程,這就是慣性在起作用。
“功的原理”中“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內容比較抽象,光靠嘴講有難度,于是我就現場實踐,讓學生找個坡度很大的地方,按兩種方式跑:直線往上跑和S形往上跑,一番實踐下來,學生頓時就明白了:省力必定費距離,省距離必定費力,這種方式不光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學生也學會了合理分配用力時間,合理分配體能,學生陸上訓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發展。
還有學生在跑步中穿的運動鞋,底部都安有小釘,特別是運動員在高速奔跑時,小釘可以扎進跑道,防止運動員打滑摔倒,且跑步越向內跑道,跑得越快,這是向心力的緣故等,學生明白了這些道理后,可以有效地利用身體傾斜度,增加向心力,加快拐彎速度,提高成績。
我通過平日里這些常見的現象與物理課堂相結合,使學生明白了物理知識原來與他們的訓練項目密切相關,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運用這些物理知識更好地訓練,提高成績,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被激發起來,而且學生每天都訓練,學習興趣就會持久地維持下去。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靈活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特別是體校的學生,所以我通過現代多媒體,用聲音和動畫的巧妙結合來優化課堂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3]。我還利用多媒體給學生介紹一些物理的前沿知識,如我國發射神舟飛船、宇航員出倉、太空行走等振奮人心的重大事件,播放王亞平太空授課的實時錄像等,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結。
四、改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現在的一些初中生缺少協作意識,以自我為中心,而新課改中提到的“小組合作學習”無疑可以改善這一問題[4]。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會為了小組的榮譽,盡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正做到人人參與其中。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什么比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時間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提高了。同時,這種模式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前幾年,某班級有倆學生平時有小矛盾,在講“相互作用力”這一節時,我讓他倆示范“什么是相互作用力”,結果在演示時,有一人太用力把對方推倒了,我頓時一頓緊張,令我意外的是,站著的同學馬上去扶倒地的同學,并連連道歉,倒地的同學連說沒關系,緊張的同學關系立即得到了緩解。
五、優化評價方式,以激勵性評價吸引學習興趣
體校學生習慣差,老師不能一貫批評,要學會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絕不能僅僅靠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還應該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給學生一個多元化的評價。有的學生上課說話、搗亂或許只是為了引起老師對他的注意,教師也要抓住這一特點及時表揚,哪怕一點小進步、一個小細節都不要放過,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物質獎勵,一個小小的筆記本,一根棒棒糖,都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間接提升學習興趣
研究發現,凡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科,往往就是學生學得比較好的學科。物理課堂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必要條件,那么,如何構建呢?首先,我認為教師必須自身優化,學生普遍歡迎有著過硬的教學技能、精湛的教育藝術、高尚的精神品格、健康的個性形象、關心熱愛學生的教師,并將他們作為自己崇拜、模仿的對象,具有良好形象的教師,容易在教學中與學生建立起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其次,教師要真誠地對待學生,用微笑去滋潤他們的心田,用幽默去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只要老師無私地付出感情,師生之間肯定會產生情感的共鳴,也會贏得學生的尊重,這必將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最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體校學生由于訓練、生活的特殊性,往往很小就離開了家,離開了爸爸媽媽,很多事情都要自己面對,所以在處理事情上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造成人際交往缺失,所以他們的情感也更為敏感、更為脆弱,這時候,我們要對其處境給予理解,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給予適時的關心與幫助,積極地與他們進行交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這樣學生可以把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轉化為對老師所教學科的動力,間接提升學習興趣。
總之,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特別對于物理這種自然科學、對于體校學生這樣的特殊學生而言,所以,為了有效構建物理高效課堂,教師應盡自己最大努力把物理知識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張小敏.用興趣打造高效課堂[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3(11):59-61.
[2]孟玲玲.淺談體校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J].高中數理化,2014(16):38-39.
[3]何冬平.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初中物理實驗效果[J].新課程(中學),2017(10):73.
[4]趙昕.合作學習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7(7):153.
作者簡介:車瑋瑋(1985—),女,碩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物理教學。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