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琴
摘 要:以生為本,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已有十幾個年頭,通過十幾個春秋的實踐和驗證,事實再次證明要解決高中歷史新教材模塊專題式結構體例的不足,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認真鉆研新課標,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整合。通過重新整合以重構歷史教學體系,使歷史專題的頭緒更集中、主題更突出,更好地體現歷史發展的時序性和整體性,以獲取更高、更好地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教材;整合
新課程理念下的新一輪改革中,對高中歷史教材的編排進行了大規模的變動,淡化了歷史現象的時序性和整體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困惑,不能全面、準確地分析歷史現象。與此同時,新課標下的高考命題更加趨向突出歷史現象間的聯系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就更加突顯出模塊專題式的不足。針對存在的矛盾,為更好地實現新課程的真正目標,筆者就高中歷史教材的整合問題進行了相關的思考和嘗試,并在下文的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究實踐。
一、需要努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的高低。正如國際21世紀委員會指出:我們無論怎樣強調教師質量的重要性都不過分??梢姡谛抡n改的過程中,教師素質對整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都有著關鍵的作用。那么我們又怎樣來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呢?
首先,要不斷提高思想素質。一位教師只有他的師德素養提高了,他才會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學生的熱愛和關心,才能在教書育人這個行業中堅守。其次轉變觀念,大膽創新。“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絕不是換一套教科書,也不是課程內容的調整,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北羞@樣的理念,在對高中歷史教材進行整合時,我們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間的差異,尋找最適合學生的“整合點”。最后教師還要不斷自主學習,及時更新老化知識,盡量縮短與學生的心理差距,讓學生覺得歷史就在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興趣。
二、需要對相同版本教材間進行整合
新教材的編排以“模塊+專題”的形式出現,就是為了更加突出主題,但缺乏時序性和整體性,這樣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課時要以某個主題為主線,使知識結構嚴密,邏輯順序符合要求,讓學生根據主題有針對性地學習,明確學習的方向。如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單元的單元主題“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根據這個主題可以下分幾個小的主題。如“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面對侵略,代表不同階層的中國人是如何反侵略的”“在反侵略、求民主的過程中中國人又學習了西方的哪些東西?”等。要把這些主題梳理透徹,就需要整合不同課時、不同單元甚至必修和選修之間也需要進行必要的互補和銜接,通過這樣的方式使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能達到理想的程度。
三、需要對不同版本教材間進行整合
新教材實行“一綱多本”,現行的有四個不同的版本,盡管不同版本間的教材在內容編排的先后、詳略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不管哪種版本的教材,它的編排都是根據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來進行的。所以,雖然我們會看到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上對同一知識點的敘述不同,但就教材內容來看還是有很多知識重合點,而這些重合點往往就是高考的考點。因此,教師在整合這些教材的時候,著重找出重合點,這樣既有利于優化主干知識,突出重點,還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四、需要對初高中歷史教材進行整合
初中歷史新教材內容的編排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雖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但有一定的趣味性,適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因此,我們在對高中歷史教材進行整合時,結合初中歷史教材的內容和要求,可以對學生已經了解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少講或不講,或是可以用學生已知的歷史知識來引入到某個主題,這樣一來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歷史課時不足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增添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整個歷史教學的效果。
五、需要把歷史學科和其他學科進行整合
歷史涵蓋的廣泛內容決定歷史教學必須實現多學科知識的有機整合,以實現教學的生動化、直觀化。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促進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感受,從而豐富學生的文化體驗。
六、需要把本土資源和歷史教材進行整合
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只有讓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體現才能顯現知識的魅力。歷史課堂如果能讓學生覺得跟自己的生活原來如此接近,那么學生就會主動汲取知識也很容易記住相關的知識點。我們身邊有很多可以用的素材,如圖書館、紀念館、傳統建筑、傳統手藝、歷史名人等,這些都是我在教材整合時經常會用到的東西。
高中歷史教材的內容容量大,頭緒多,只有對教材原有的組織形式進行有效、合理的整合和取舍,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理解和運用,才能系統地培養學生從不同層面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并且生成情感態度價值觀,而這正是我們開展歷史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葛東華.對高中歷史新授課引入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14).
[2]陳檢光.關于整體建構高中歷史知識體系的思考與探究[J].教學考試,2018(4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