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航
摘 要:隨著新生錄取線的降低,新生中的“學困生”隊伍不斷擴大。打架斗毆、曠課、逃學等現象日益增多,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關鍵詞:學困生;懲戒教育;管理辦法
一、“學困生”的界定
班級中學習成績、思想品行中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都暫時落后的學生,一般稱之為“學困生”。“學困生”分為三類:
一是學習上的“學困生”。因家庭和社會環境的作用導致學習行為習慣不良,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生的學習成績是長期落后的。
二是思想品行與自治方面的“學困生”。在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學生的品德低下,自制能力差,是非不清,表現出對任何事情的不滿,明確的行為往往會導致違反紀律,道德,甚至違法
行為。
三是學習和思想品行雙差的“學困生”。這類“學困生”是非觀念偏頗大,對學習滿不在乎,對任何事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得過且過、不思進取。
上述學生相同的特征表現為: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和頑強的意志;行為習慣不良;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成績不佳等。但是,一些“學困生”更積極,更靈活,反應迅速,潛力更大,有些“學困生”有體育、音樂、美術或領導組織等某些方面的特長、才能。
二、“學困生”的產生原因
學困生行為的形成是相當復雜的,其環境因素主要有家庭、學校、社會(包括同伴群體及各種大眾傳媒)等方面,而家庭教育是基礎因素,學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高中轉化違紀學生,降低違紀率一直是學校工作的難點,為此,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懲戒教育管理辦法。
第一條:懲戒教育管理原則
1.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第二條:違紀學生懲戒的具體程序
1.嚴重違紀學生要認真填寫《學生嚴重違紀情況登記表》,并附上本人的自述材料及旁證材料等。
2.學生受到記過及以上處分的,召開由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當事學生及家長和旁聽學生參加的學生嚴重違紀處理聽證會。
3.召開校務委員會,視其情節輕重,對嚴重違紀學生分別給予下列處分:全校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留校旁聽;開除學籍。由政教處將處分決定通知到違紀學生及學生家長,簽字認可后,對學生實施處分。
4.學校與家長簽《學生嚴重違紀懲戒協議書》。家長每月填寫《學生嚴重違紀家長月反饋情況記錄表》,向學校反饋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并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相關幫扶教育活動。
5.根據“協議”內容,學校對嚴重違反校規校紀學生將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
(1)全面實施“德育導師工作制”
實施“德育導師工作制”,制定四個層次的“幫教”網絡:
一是校級領導、中層干部→學困生;二是科任教師→學困生;三是班主任→學困生;四是班干部→學困生。
①校級領導與“學困生”結對子
學校領導、中層干部直接參與到“學困生”轉化工作中來,在幫教活動中起帶頭作用。年級重點“學困生”與校級領導、中層干部結對子,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向班主任、同學了解幫教對象的學習情況或與“學困生”進行交流,密切關注他們的成長。
②班主任對“學困生”的教育引導
班主任對學困生學習不守紀律,不誠實,處事不負責任;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生活上貪圖享受,對低級庸俗的事興趣,唆使同學吵架、打架;自卑,敏感而脆弱;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性格急躁,抗挫力差等。要用愛心、耐心和真心去澆灌他們,不厭其煩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尊重學生的人格、以理服人,注重建立師生感情基礎,親近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融洽師生的感情。
③班團干部或學科代表與“學困生”結對子
在班級中,要讓班團干部、學科代表與班上的“學困生”結對子,平時多在學習和生活上幫助他們,不鄙視他們,有什么活動都讓他們參與,多發現他們的優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從而促進他們的成長。
(2)通過自學和學校聘請教師講課的學習方式,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和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并寫出《嚴重違反校規校紀學生自我醒悟報告》。
(3)嚴重違規違紀學生,搜集一名同齡人違法犯罪的的案例,說明導致犯罪的原因及根治的方法,寫出心得體會。
第三條:懲戒處分撤消程序
1.處分期滿后,學生本人向班主任提交《嚴重違反校規校紀學生撤消處分申請表》,并將申請表提交班主任,班主任召開班團干部會議,討論研究是否同意撤消處分,并根據學生現實表現寫出書面意見,報年部主任。
2.年部主任會同班主任將書面材料報政教處和主管德育副校長。
3.主管德育副校長組織召開由班主任、年部主任和政教處等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根據上交的有關材料,特別是被處分學生的表現,綜合分析,提出是否撤消處分意見并詳細說明原因。
4.將上述會議形成的意見,向學校行政辦公會提出是否撤消處分意見。學校行政會研究撤消處分的,由政教處召集違紀學生及學生家長,簽字認可后,學生違紀檔案由學生本人檔案中取出,放入學校文書檔案中。
5.通報批評處分期為兩個月,警告處分期為三個月,嚴重警告處分期四個月,記過處分期為半年,留校察看處分期為一年,開除學籍旁聽處分期為一年半,期滿后由本人提出撤消處分申請。
第四條:本辦法解釋權歸校長室。
第五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