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玲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祖國建設的發展,教育日漸的成為人們所關心的話題,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和祖國的強國夢,教育也不斷的深入改革,于是,在相關部門的不斷改革變化下形成了一套新的教學理念,即生活化美術教學,利用生活化教學激發小學生們的潛在素質,使其加深教學理解,促進教學體驗,然而,生活化教學的改革對于一些城市來說正處于新生期,經常造成教師們的理解不到位,最終演變成“偽生活化”教學,不僅沒有改變原有傳統教學中的弊病,反而使其愈演愈烈,本文就小學美術教學“偽生活化”問題的具體表現進行了分析,并且對其進行應對策略研究。
關鍵詞:小數美術;美術教學;偽生活化;策略研究
對于小學生來說,美術是一門比較抽象性的學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大量的引用實際生活的場景,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美術教學的內容,提高自己的美術審美能力和學習能力。所以,在美術教學中,一定要杜絕美術教學的“偽生活化”,而是要不斷的推進它的改變和優化,進而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生活化,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小學美術教學的生活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觀,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一.加強“生活化”學習,杜絕“偽生活化”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想加強小學美術教學的“生活化”,杜絕“偽生活化”,教師就要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在教會小學生基本的美術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小學生動手操作,樂于想象,再現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場景,自由應該是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最大特征和原則。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們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什么充分的了解到美術的魅力,并對美術產生較強的喜愛感,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只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忽視學生們將美術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更加容易讓學生所接受,也有利于教學模式的開展。
在學習一年級下冊《打開的冰箱》這節內容時,因為是節手工課,小學生都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完成起來可能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可提前為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作業:回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冰箱,如冰箱的外形、構造,有幾扇門,分幾層,每層都可以放哪些物品,拉門上有什么裝置等等。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了起來,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學生也都制作出了各式各樣、制作精細的冰箱。
二.走進自然生活,讓小學生理解體驗生活中的美好
生活中的美是無處不在的,關鍵在于有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小學美術生活化的教學中,美術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學會更細心的觀察周邊的環境,用心靈體驗這個世界的美好,并且發現生活當中的美好,擴展自身的視野,在接受生活中的藝術熏陶時,理解和體驗生活的藝術,提升自己的美術學習能力。
要想美術教學生活化,美術教師就要想辦法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帶學生走出教室,即,開展開放式的美術教學。讓小學生走出美術教學的課堂,進行一些室外的美術練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對美術的熱愛,提高了學生自身審美能力。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登山游戲》這節內容時,我們可組織學生進行一場真正的登山活動,或者到植物園、動物園等進行參觀,并重點引導學生對登山或參觀景點、路線、設施等進行仔細觀察分析,要求學生能繪制出相應的登山或參觀的線路圖。這樣,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既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課堂模式和知識框架,也增強了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能力,有利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設計出精彩的作品。
三.讓學生從生活中發掘自身人性美
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教師就要學會在生活中發掘自身的人性美,提升小學生的精神思想境界,對小孩子進行情感教育,這樣可以使得小學生精神和情感上得到滿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積極開展小學美術,體現小學美術的生活性,讓小學生體驗到美術學習的快樂,同時培養學生在語言交流和實踐方面的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以提高。
比如,在學習一年級冊第2課《新朋友》時,我會讓學生回憶自己和好朋友或他們新認識的朋友一起快樂地玩耍的場景,感受和朋友一起學習時的喜悅和情趣,引導學生感悟班集體的溫暖與歡樂,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描繪朋友或同學神態動作的繪畫能力,學生也能從中領悟朋友、同學關系的含意,在接下來的美術學習活動中,學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
綜上,簡要分析了小學美術教學“偽生活化”的具體表現和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的策略,我們明白,只有堅決的杜絕小學美術教學“偽生活化”,將小學美術教學與小孩子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小學生進一步感受美術的無處不在,這樣才能使得美術課堂充滿色彩。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小學生不僅是在教室中冥思苦想的進行繪畫,更是對自身美好生活的真實描繪和向往,這些繪畫來自于小孩誠摯的內心,是小學生情感的表達。
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小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能夠抱著一顆熾熱的心走進美術課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并且增強自己對藝術和自然的熱愛。同時,小學美術教學的生活化,能夠讓小學生具有強烈創造美的美好愿望,讓小學生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得到豐富與滿足,進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溫迪安.談美術教學的鼓勵教學法[J].才智.2008(12).
[2]李智杰.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貫穿素質教育[J].學周刊.2011(20).
[3]李福雪.美術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青海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