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涵文
【摘要】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以下簡稱“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作為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投資基金的重要組成內容和產品工具,對于建設投資基金發起設立等工作有重要參考意義。同時,海南REITs的發展運營能夠有針對性的緩解“限售、限購”等政策引發的海南省房地產市場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有利于海南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本文梳理國內外REITs發展現狀及經驗,針對海南省房地產發展現狀及需求,提出海南省自貿區(港)REITs設立方案及政策建議。
【關鍵詞】海南自貿區 REITs 實施路徑
2018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海南的發展。習總書記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作出重要講話(以下簡稱“4.13”講話)。新華社4月14日授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發(2018312號)(以下簡稱“中央12號文”)。國務院10月16日發布《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上述三大文件對海南省提出了全新的戰略定位,即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把海南島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一、海南自貿區(港)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設立原則
根據海南房地產行業發展實際及政府財力狀況,我們建議海南自貿區(港)建立REITs的設立原則如下:
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基金嚴格遵守財政部關于“政府投資基金不得投資房地產”的政策規定,緊跟省委、省政府調控方向,不參與投機行為。
政府出資不承諾兜底、不增加政府債務。政府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基金運營成果承擔有限責任,不給予其他投資人任何保本保收益承諾,不承擔基金出資以外的任何債務。
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通過向機構或公眾發行REITs產品,將不動產進行租賃經營,產生的經營收益與資產增值收益由社會資本持有,讓購買REITs的投資人獲得合理回報。通過市場化手段盤活并運營優質存量不動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促使房地產回歸居住、運營等屬性。
規范基金投資運作,嚴守風險底線。基金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投資決策、存續期管理與信息披露的制度體系,規范投資風險評估與投后管理。財政部門對基金開展績效評價;財政與審計部門對基金運行開展審計、監督,堅決守住不發生房地產風險向金融風險轉變的底線。
二、海南自貿區(港)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運作模式
一是通過設立不動產投資收購基金,對省內出現流動性困難的不動產項目進行收購;二是對資產加以改造運營提升,使其成為符合資產證券化條件的資產;三是通過在證券交易所發行REITs的方式實現退出,形成“不動產收購
資產培育
證券化退出”的良性運營模式,培育合理租售比市場,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基金主要投向:符合海南省調控房地產指導方向且能產生穩定經營收益的項目,主要包括能以REITs方式實現退出的長租公寓、總部經濟辦公、綜合商業設施、酒店度假村、醫療養老經營性資產以及新型城鎮化項目。
先期可以設立人才租賃住房REITs,打通不動產資產證券化退出渠道,形成基金投資運作良性循環。結合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百萬人才引進需要和資本市場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的政策契機,不動產投資收購基金可以海南人才租賃住房作為前期重點投資領域,盡快探索形成“基金收購資產+持有經營REITs證券化退出”的投資運作良性循環,建基金運營長效機制。
三、海南自貿區(港)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實施步驟
在中國證監會的監管要求下,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采用“項目公司+私募基金+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架構模式。
發起人層面,可以聯合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發控”),發揮其核心作用,包括:收購項目,成為原始權益人;設立項目公司;整租并運營管理房屋,使房屋租金滿足交易所的現金流要求;認購產品次級份額;提供增信支持等。
基金層面,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由多家企業合資設立。合資公司完成設立及管理人資格登記前,可由多家企業共同管理。公司董事長由可由海發控委派,總經理由股東推薦行業資深專家或第二大股東選派頁內資深專家、董事會聘任,總經理需常駐海南(一半以上時間在海南)開展具體工作。
專項計劃層面,確定專項計劃管理人;確定銀行作為基石投資人、托管行和監管行。
四、海南自貿區(港)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實施的政策發展
(一)加強頂層設計,合理設計要素
立足實際、考慮長遠、科學推動,形成REITs運營的科學方案。一是推動制定專門、統一的REITs標準,及時出臺相應的規范性文件,盡快解決阻礙REITs發展的問題,確立統一的發行、上市和交易規則,為REITs的發展提供合理、規范的制度框架;二是設立防止利益沖突條款,避免基礎資產上市交易中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嚴格約束發行方對投資者所承擔的長期責任,防止利用掛牌變相的圈錢套現;三是在REITs的整個運作環節中,要明確發行人等的勤勉盡責義務,建立對各類主體的誠信檔案,做好持續性的信用管理,嚴厲處理失信違規行為,努力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
以規避行業風險、保護中小投資者為核心目標,設立嚴格要素條件,約束REITs運行。從美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REITs的成功經驗來看,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對REITs的股權結構、投資范圍、投資主體、債務結構和投資主體等都做了嚴格的法律規定,以規范REITs的運行。
(二)深化協同合作,明晰治理結構
相關部門要明晰海南省REITs的治理結構,為規范運營奠定基礎。基金管理公司作為發起人設立REITs,投資者(中小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以委托人的形式購買REITs份額并將資金投向REITs,基金管理公司以受托人的形式將資金投向房地產及相關資產,并將投資收益扣除管理費用后,按份額分配給REITs持有人:托管人(和基金管理公司相互獨立)。托管人行使REITs的保管和對基金管理公司的監督,以保護REITs持有人的利益。投資者、托管人和管理人以三方之間的信托合同作為REITs的運作基礎,各自行使自己的權利并履行自己的義務,形成“三權分立”的治理結構。在REITs的運營過程中還要涉及到房地產管理公司和中介機構等,資產管理公司聘請房地產管理公司管理房地產及相關資產,并將收益扣除管理費用后按份額派息給REIIs持有者,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對REITs運營的合規性和財務進行審計。
(三)成立交易中心,創新推動方式
由于REITs運作中流程較多,涉及多個領域專業的操作,并涉及眾多法律法規,隨著未來REITs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多,建議海南省成立中國首個REITs交易中心。REITs交易中心的落成將有助于探索適合我國REITs的發展模式、管理模式,保障海南房地產行業健康運行,開啟我國房地產金融改革新篇章。
(四)加強風險管控,建立退出機制
風險隔離是開展REITs的要求與保障,需要在REITs中設計科學合理的風險分配框架,讓最合適的一方承擔最合適的風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要強化真實出售、破產隔離等機制設計,將REITs與項目運營之間的風險相隔離,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實現風險的合理分配,防止風險過度轉嫁,尤其要避免REITs成為社會資本的快速“退出”渠道。
海南在發展REITs的初期,應明確規定REITs的終止與退出機制,以規范REITs的運行和增加流動性,當REITs的運行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時,REITs應該終止。一是設立條件不符合,REITs在設立之初就有嚴格的條件設置,如果在REITs的運行過程中,出現與法規不符的地方,如借貸比例超過凈資產的30%,應按要求對REITs的要素結構做出整改,逾期者應終止REITs的運行。二是信息披露不健全,REITs在運營過程中如果出現披露虛假信息或者信息不健全,證券交易所有權要求REITs管理人在規定期限內做出改正,仍不達標者,應終止REITs的運行。三是監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REITs作為一種上市交易的受益憑證,其退出機制可以有下兩種:一是證券市場上出售,當投資需求改變時,投資者可在證券市場上交易,以實現流動性。二是公司回購,在REITs的設立之初,由于投資者對REITs認識不全面,為增加投資者投資REITs的積極性,應設立公司回購REITs份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