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樹霞
摘 要:新課程改革理論強調,課堂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情景教學法為實現高效課堂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同時,使語文課堂顯得更有生機、活力,更加豐富多彩,有效地實現了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新模式的顯現。但是在具體實踐中,情景教學法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文本將針對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初中語文;問題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情景教學法的確得到了教師的關注和青睞,語文知識的豐富性,多動性。因教師的情景設計而得以實現,許多故事情景不再是教師枯燥地灌輸,而是鮮活地呈現。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了,積極性提高了,成績也因此而有所提升,的確是“這邊風景獨好”。但經過這兩年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實踐,我們卻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角色扮演精彩紛呈,教學效果平淡無奇
角色扮演是情景模擬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通過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模擬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行,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這種方法既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放置在特定的氛圍中去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又能使學生在親身體會中學習文本,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同時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并獲得真切的感受,但語文課本中,語文體裁并不局限于一種,說明文、議論文、散文、詩歌中就很少有情節性的內容,如果要把角色扮演強加于這些課文的課堂教學中,不但不會達到高效,反而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還記得《游山西村》一詩的教學,教師為了豐富課堂,安排了角色扮演,一開始學生興趣濃厚,但分角色就費了3分鐘,不僅如此,扮演角色的學生漫無目的,又引起了大部分學生的搔動,使得教師不得不出面干涉,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讓原本精彩的課堂在一場鬧劇中收場,適得其反了。
二、情景設計豐富多樣,材料信息過于龐雜
情景設計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情景創設是為了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書本知識生活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但這并不是把每一個情景都要特意創設,不加以選擇地大量堆積材料,表面看來課堂上學生興致勃勃,而實際上學生只是得到了一時的感官刺激,對于過多的情景材料目不暇接,對應該掌握的知識卻視而不見,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難以實現教學目標。
有位教師,用多媒體手段在《蘇州園林》一課中依次呈現: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蘇州園林的花墻、廊子以及呈現墻壁上各式鏤空圖案等,圖片以及文字材料伴著課件的放映,教師依次對材料做了簡單的說明,這位教師整整一節課都在展示他的多媒體課件,放映完了,下課鈴聲也響了。
我們在這一節課的教學實踐中看到,學生的注意力的確非常集中,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教師也投入到了自己所設計的情景中,然而這種現象表現出來的是學生在專注于每一個豐富多彩的圖片中,而對于真正要學的知識點卻無暇顧及。本課的學習目標在于:不僅了解蘇州園林的構造,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掌握說明文相關常識及引導學生如何學習說明文,應該讓學生在了解自然景觀的同時學習并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要做到這一些,就必須給予學生適當的發展思維和情感的空間、時間,而并不是設計的豐富和材料的堆積就能讓課堂充實、高效。
三、教師傳授大顯身手,學生接受理所當然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習慣于把課堂知識從頭至尾灌輸給學生,學生也習慣于順其自然地接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在逐步地改變著這種局面,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不斷地呈現于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使這樣的課堂更有生機,更有活力。然而,如今還有部分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仍然沒有擺脫“教師教學生的窠臼”。在情景設計時,仍然把重點和難點包攬下來并做精細的策劃,然后在課堂上認真詳細地一一解讀給學生,一問一答,一唱一和,講得津津有味,甚至手舞足蹈,學生也忙忙碌碌,奮筆疾書,記錄著重點和難點,但學生的主體性卻絲毫沒有影蹤,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積極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得不到培養,在課堂上的學習便會變得越來越被動。
有位教師在《金色花》一課的教學中,表現得可以說是淋漓盡致。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情景教學真是精彩,包括聲情并茂的朗誦、投入的模仿、以及悅耳動聽的歌唱。這在課前都做了極為充分的準備,課堂上也做地得心應手,整堂課充滿了“媽媽”的氣息。但學生只表現在回答問題上,“這首詩寫了什么事,表現了什么?”學生很容易地回答了三次嬉戲的具體內容,還有一個問題是“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象為金色花?”這個問題相對而言有些難度,在這里明顯地表現出來的是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歸納后解決了問題,看起來是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然而,這還不到課堂的十分之一,其余的問題的提出、分析、結論都是教師在大談而特談,所有的情景都由教師來展示。包括最后拓展中對母愛的情感抒發也由教師來主導,課堂看來很充實,可學生只能是機械的接受者,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回味自己生活中的母愛,更談不上在同學們面前發自內心的表達自己對母愛的稱頌。這樣,學生的思維不能開拓,語言表達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時也就扼殺了學生的表現欲,還談什么高效呢?
情景教學法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因此,對于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應該做以詳實的考究,并逐漸排除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再為新課程改革及高效課堂抹黑,積極倡導精化的情景教學法,使教師在運用情景教學法的過程中不僅駕馭課堂,而且緊扣文本的重難點,給予學生適當的發展思維的空間和時間,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和感悟文本的能力,使情景教學法成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真正達到情感升華的一種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情景教學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編號:GS[2017]GHB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