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波
摘要:作為新時代的初中數學教育者,筆者認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時間雖然沒有變,但是,“此課堂已經非彼課堂”,換而言之,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已經發生了質變,而引發這種質變的就是多媒體技術。筆者認為,實施改革不僅僅是當前教育中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困擾“老”教師已久的問題。作為一線的初中數學教育者,我們的教育理想總是被教育現實所打敗。畢竟我們駕馭的教學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十幾分鐘。在有了多媒體技術作支持之后,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時間與課后學習時間也被打通。此時教育理想可以轉變為教育現實。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多媒體技術;方法
在落實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最多。而所有的問題集中起來后,我們僅僅擁有四十幾分鐘的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即使是專業學校畢業的教育者,我們即使能夠做到愛崗敬業,我們即使能夠成為雙師型的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往往也會覺得力不從心。我們要想實現教育教學目標還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那么,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我們可以獲得的最大支持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是多媒體技術。本文中筆者就對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一、實現數學教學“數學化”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很難做好數學教學“數學化”。首先數學教學應該是從“直觀”到“抽象”,最終凝聚成“模型”、“思想”。但是,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很難做到數學現象“直觀化”,而缺少第一個“環節”,后面的“環節”自然也難以展開。在有了多媒體技術作支持之后,筆者建議,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數學知識回歸“數學化”。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如果我們只是使用傳統的描點教學方法,不僅僅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不能做到描點的精準。再加上黑板上的圖像不容易改變,無法進行對比和概括。在幾何畫板軟件的支持下,我們就能非常容易地解決問題。再有,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幾何教學活動,同時也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初中階段,很多學生剛接觸到幾何,對學習這一部分感到抗拒,導致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使用幾何畫板的相關工具,讓學生的認知環境得到改善。此外,多媒體教學手段包括了各種光盤、軟件和先進的影音資料,還包括一些網絡資源。使用在線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成績,用多媒體中的功能進行模擬交互,展現多媒體工具的獨特優勢。媒體應用工具的豐富,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學習方式的可能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包括自我監控式的學習,也包括合作化的學習,另外還有綜合性的學習。
二、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在面對初中學生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筆者認為,我們不需要把他們想的太過理性。實踐證明,他們也確實沒有他們外在表現出來的那樣理性。作為初中數學教育者,我們要嘗試著轉換視角,在“中小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課本案例。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為學生選擇生活案例,促使初中學生能夠對于即將參與的問題生成學習興趣,在即將融入的學習情境中能夠發揮出個體價值。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就可以增強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把“打折銷售”“追趕小明”“希望工程義演”等于生活中的實際事例結合起來,對方程進行更加直觀和形象的展示,并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思考,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要更好地使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三、實現數學教學“動態化”
在研讀數學問題時,我們可以發現,數量關系其實是動態化的。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生成信息素養,能夠在大量的數據中分析出數學模型,我們需要學生在數學規律中生成數學思想。因此,在筆者看來,數學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數學模型的構建,數學思想的生成都應該是動態化的。而多媒體技術的融入要在這一方面提供輔助作用。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應用題的特點,使用汽車相遇的關系來進行這個知識點的詳細講解,并在多媒體課件中使用直觀演示的方式,展示兩輛車相遇的整個過程,同時還可以播放一些汽車運動和相遇的片段。通過對這個過程的分解,就可以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記憶。所以,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多媒體使用方法,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
四、實現數學教學“立體化”
讓學生生成立體感其實是很難的。作為初中學段的數學教育者,筆者認為,初中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仍然很弱,他們需要數學現象變得直觀化,他們的立體感不強,他們需要借助新工具來實現立體圖形的剝離,分解。在這一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同樣可以展現出優勢。例如,在教學“動態幾何”時,這部分知識難且重要,它不僅僅體現了數形結合的相關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的能力。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動態幾何問題掌握得不好,特別是對于一些抽象的幾何知識,沒有辦法結合圖像,也無法建立起立體空間的感覺。所以對于這一部分知識,教師就可以增強對多媒體工具的使用。例如,在教學點動型、線動型相關問題時,教師就可以把幾何圖形的形成過程和規律進行相關的展示,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并可以在動態演示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不同的知識點,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活動時,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讓數學教學回歸“數學化”、“生活化”、“動態化”、“立體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育理想可以變為現實,學生的主體價值也可以變為現實。此時我們才能讓初中數學教學與我們預期進行整合。
參考文獻:
[1]林奮進.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4(3).
[2]劉芳.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