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欣 劉靜
摘 要:目前,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已把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作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關鍵和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文章分析了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學校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從七個方面探析和挖掘課程思政和創新創業課程相融合的有效載體與路徑,強化課程的協同育人功能,為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協同育人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課程思政;創新創業;路徑;協同效應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學生是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重大政治任務和時代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為落實這一要求,積極推動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以創新思維引領課程體系設計,探索課程思政融入創業教育的路徑,是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探索。
一、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課程思政的引領(必要性)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都肩負著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與責任。培養自覺的、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創新創業者,去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是新時代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協同育人的根本任務。大學生集專業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于一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需要在正確的價值引領下成長成才。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所需人才的堅實保障。
(二)弘揚改革創新精神需要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可行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創業課程旨在通過學習創新創業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了解創業活動的過程,掌握創業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二、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目前,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已把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作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關鍵和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努力做到通過德育為引領,立德樹人,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意識,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重視大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業實踐活動和創業競賽,在實踐中鍛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維護積極心態,提高情商和抗挫折能力。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強化體育鍛煉,改變熬夜等不良習慣,主動運動,為創新創業提高健康的體魄。
當然,學校對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和實踐路徑還處于探索階段,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在頂層設計、體系建設、師資培養、教學目標和內容的把控、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融入載體和路徑探索、彰顯創新和特色等方面等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和應用。
三、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
(一)引導全體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將育人理念貫徹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高校應引導全體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挖掘創新創業教育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調動全體教師整合資源,轉變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有中,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根據大學生成長成長的特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規律,用全新的思維改革教育模式、豐富和創新教育內容、調整教育方法和手段、創新教育載體、完善教育平臺建設。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教育特點,充分利用大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在教師日常的教學中,適當植入思想政治的內容,做到入腦、入心,入課堂的效果,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所有的大學生。
(二)將創新創業課程教育教學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做好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遵循教育規律,將創新創業課程教育教學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達成的目標。我校自2016級學生開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全面進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真正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
(三)打造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相融合的“金課”
系統研究和提煉思政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中的知識點,將兩者內容相銜接,如兩門課程中關于個人綜合素養的、當前國家的創業環境和相關創業政策的、創業人格和心理品質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規范的、團隊精神和家國情懷等方面的內容,采用模塊的形式,組織教學內容,收集教學材料,編寫創業故事和課堂游戲,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得以立體化呈現,打造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相融合的“金課”。
(四)依托職教集團深化校企合作培養開拓創新精神
高校和企業是創新的兩大主體。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要求。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依托職教集團,積極參與中國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2018年12月13日,在“第十屆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會議”上,“中國長三角安徽省國際商務職業教育集團”正式揭牌。學校還結合自身專業設置特點,持續深化校企合作,開展學徒制試點,如安德利現代學徒制班、豐大職業經理人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永輝超市訂單班等一批學徒制班的開辦,代表著產教融合的新模式。推動學生能力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無縫對接,促進優秀企業文化與職業院校文化互通互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開拓創新精神。
(五)建設創新創業平臺開展豐富的創新創業活動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擁有A、B兩個平臺,新校區擁有1500平米的創客空間,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同時供學生開展創業孵化實踐。老校區與合肥濱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雙創平臺,打造AS ·1980創客夢工場和文創小鎮,對接創新創業資源,為有創業實踐想法的學生提供創業測評、創業培訓、項目篩選和指導、提供場地、工商注冊、營銷策劃、財務和風險防范等一系列的指導,在體驗企業創新創業文化的同時,豐富學生自身的創新創業體驗。
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借助安徽省創業服務云平臺(該平臺通過政策、測評、培訓、場地、資金、服務、活動及項目八大模塊,匯聚創業資源,以創業金幣流轉激活創業全流程,打造一站式創業服務)去實踐自己的創業夢想。
2017年我校承辦了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第八屆年會暨創新創業教育安徽現場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定期舉辦創客馬拉松訓練營,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安徽省大學生創業成果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等活動,傳承紅色基因,開展精準扶貧等活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通,推動創新創業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脫貧相結合,帶領學生上好全國最大的高校思政課。
(六)以大師工作室為依托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將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學,建設課程體系和打造金課需要建設一支具備“雙師”素質和“德藝”雙馨的師資隊伍。一是加強師資培訓,使教師具備完整的思政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知識體系。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鼓勵教師參加SYB、創業模擬、網絡創業和電子商務講師師資培訓并承擔相應的培訓教學任務;鼓勵專業課教師參與教學,促進專創融合;鼓勵教師參加安徽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和創業課程授課大賽,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二是建設大師工作室,發揮大師在專業行業的引領和示范效應,引領學生對自身進行人生化導向設計,做好人生發展規劃;三是打造明星教師,一方面擴大學校美譽度、引領青年教師成長方向和助力金課建設,另一方面則是發揮教師的示范效應,言傳身教,引領學生成長和價值塑造。如我校建有凌雙英外語翻譯大師工作室、楊輝軍云端智造大師工作室以及六個名師工作室。
(七)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高度重視師生競賽,鼓勵師生積極參與競賽項目比賽。學校組織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暨大學生創業大賽等賽事,激發大學生的興趣與潛能,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意思維、創業能力以及團隊協同實戰精神,以賽促教、以賽促學。通過比賽打磨項目,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演講能力、儀態儀表、應變能力等,使學生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實現協同育人目標。
四、總結
高職院校在將課程思政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中,應準確把握思政課和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按照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達成的總體要求,堅持“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強化特色、穩步推進”的原則,不斷挖掘課程思政和創新創業課程相融合的有效載體與路徑,強化課程的協同育人功能,“守好一道渠、種好責任田”,把創新創業課程打造成為學生喜愛,終生受益的“金課”。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邱仙藝.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閩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