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摘 要:德育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是中學進行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來說,中學階段是其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中學階段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班主任作為班級教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通過不同的路徑來開展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施。搞完就從當前中學班主任在對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變遷提出相對應的策略,以保障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完成和實施。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更好的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首先要清晰和明白德育以及德育教育的含義。德育,從廣泛定義上來講,是對社會成員進行有目的和有計劃的,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而狹義的德育指的是學校對學生實施的德育教育工作。本次討論的是在中學階段班主任實施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也就是通過班主任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形成一定階段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
對于中學學生來說,德育教育是學生在中學階段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肩負班級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職責。班主任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專業特點,遵循德育規律,組織建設好班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培養好的班風學風;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聯系家長,充分利用家長、用人單位、行業及社區等各種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影響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因素
(一)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就是人與環境形成的關系總和,涵蓋了人類各種形式的生產娛樂活動,政治活動、教育活動等,這些都屬于社會活動的范疇。學生作為社會環境中較小的一分子,在成長和發展中不免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既包括有利的影響,也包括不利的影響。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在信息技術、經濟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但是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為社會環境注入了一些消極因素。比如,現如今社會發展下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還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網絡信息紛紛撲向中學生。消極的信息也隨著我國的發展乘虛而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學生作為社會發展潮流中的一部分,思想比較單純,對外界的信息辨析能力比較弱,在超過自我認知的范圍之外不能對一些事物作出正確的辨析。就會使得一些不良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中學生,甚至被他們效仿。這些社會環境因素都會不利于中學生在思想、道德和認知的建設,我想中學班主任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工作。
(二)家庭環境因素
學生在步入學校之前,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庭生活中成長。家庭作為學生最初始的學校,父母也是學生的啟蒙教師。學生在家庭環境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父母及家庭成員言行的影響,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在不斷接受著德育教育的過程。而中學生對于成年人來講,此時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心智還不健全,對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此時的中學生可塑性非常強,但是伴隨著較差的辨別能力。現如今功利主義占據著大部分人的思想觀念,中學生的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在對自己的孩子教育的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的傳達出這些思想觀念。除此之外,伴隨著目前大部分的學生家長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德育教育,不能隨時注意到心理變化以及思想動態的變化。而學生一旦被忽視,就會任由其發展,直至中學生在成年之后做出有損社會的事情,父母才能意識到缺少了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對中學班主任來講,家庭環境因素也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影響因素,家庭環境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班主任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學校環境因素
在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環境下,雖然有些學校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但是從目前中學實施教育情況來看,一些學校還存在著明顯的重視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學生德育方面的發展。對于一些學校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探討,大部分中學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內容和教育活動形式比較單一,班主任在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工作方面沒有嚴格重視起來。一些班主任只是依托開設的思想品德、道德與法治等教材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德育理論方面的關系。很少有班主任對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德育引導活動,也不會將德育教育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調查顯示,部分學校三好生評選的主要參數還是“考分”;再次,思品、道德與法制等教學內容只屬于德育教育的一部分,除此,德育教育缺少包括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重要內容。上述可見,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存有一定的缺失與錯位。
(四)自身成長因素
在學生自我成長的過程中,自我實施德育教育最重要因素就是加強對自我的管理。大部分的中學生受到目前整個教育制度的影響,只是注重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對于自身素質教育沒有充分的重視起來。認為在學校學習成績就代表著一切,而自己的道德觀念、思想品德的發展對自己影響不大。總而言之,以上問題的發生都是受到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班主任在對中學生實施德育教育工作的時候,要充分結合以上因素的影響,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有針對性的制定德育教育工作的制度和計劃。
二、加強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上文通過對學生成長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以及自身成長等四個方面,探討和分析了以上因素對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這一部分主要通過一些途徑和手段來加強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并且希望以下建議的提出能夠推動班主任有效的實施德育教育工作,并取得較好的成效。
(一)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專業性
有效提升和加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專業性,是提高中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對于班主任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各種德育培訓活動,定期對中學班主任進行德育理論知識的加強,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教學質量。在中學班主任實施德育教育過程中,要鼓勵其使用創新的教學模式,注重德育教育和生活有機結合,將德育教育工作滲透在各個學科教學實踐中,在教學的潛移默化中提高中學生的道德修養。中學生很容易受到社會環境不良信息的干擾,這時班主任只有提升了自身德育素質,加強對中學生的思想觀念的引導,才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的辨別辨析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實施班主任的德育教學工作。
(二)班主任加強對學生德育素質的考核
為了改變學生對于自身道德素質的發展態度,要逐漸引導和加強學生對于自身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等方面的發展,有效提高中學生的德育水平。班主任要加強對班級學生的德育素質考核。在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時,不僅要對學寫成績的考核,還要增加對學生德育素質的評價。在每個學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的同時,加入對學生德育基礎的考察,保證學生們有一定的道德素養,以便德育教育生活化教育模式的順利開展。要求學生們從小事做起,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是德育教育的主體,從小事做起逐步改變自己,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在感動的同時要付諸于行動,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意義。與此同時,教育學生不斷反省自我,從自身出發提升道德素養帶動學校的德育教育氛圍,把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三)加強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的溝通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個比較系統性和社會性的工作,需要靠依靠社會學校和家庭幾個方面來共同協作完成。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通過溝通交流督促學生家長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并且通過班主任與家長的實時溝通,可以隨時了解到學生家長的思想狀況,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班主任還要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向學生家長強調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糾正學生家長一味的重視學生成績的發展,而不重視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發展的錯誤想法。另一方面,班主任為了搞好本班的德育工作,還應加強與任課教師的交流與溝通,以此深入了解本班中學生的學習狀況,精神面貌與思想動態。班主任同時也把自己所了解中學生的基本情況反饋給各科任課教師,這樣做的優點是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在一塊互通學生動態,研究問題學生,討論努力方向,然后齊心協力,齊抓共管,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完成德育任務。
參考文獻:
[1]顧新花.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路徑[J].高考,2018(27):28.
[2]張紅.探究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74.
[3]張麗萍.中學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8(08):99.
[4]韋世朝.新課改語境下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創新探尋[J].農家參謀,2018(14):181+294.
[5]陳建勝.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研究[J].時代教育,2017(14):137.
[6]杜金虹.淺談班主任教學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212-213.
[7]張民娟.中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創新方法探析[J].高考,201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