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政
摘 要:培養廣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并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同時,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與能力的人才也是高校教育的目標。本文將結合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情況,分析與研究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二者之間的聯系,并試圖探討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二者生態融合的措施,優化高校教育質量。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模式
一、引言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嘗試進行創新創業,因此,傳統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大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在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一項報告中顯示,75%的在校大學生在選擇創業時會選擇與所學專業相關聯的領域,僅25%的學生會選擇跨界創業。另一方面,我國高校為在校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許多的便利與物質支持。然而,在面對基數較大的在校創業學生而言,各高校所提供的創業扶持政策難以滿足學生的創業需求,存在需求與政策之間不匹配、不平衡的情況。因此,各高校需要不斷優化與加深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并以此為突破口,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相互促進、融合。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的生態融合
在《2017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創新創業對創業者的專業知識要求將不斷提高,而我國高校不斷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的培養之間的聯系,二者之間進行深度的、生態的融合是必然的。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為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機融合進行思考。
(一)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在“因才、因需施教,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進行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下,我國各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實踐以及探索工作,不斷追求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理論與實踐到的統一,同時關注創新創業的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水平,使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創新創業大學生的能力與素質。此外,還注重校企合作,充分發揮合作優勢。
在促進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的生態融合的過程中,必須從社會需求出發,懷揣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理念,結合地方經濟發展以及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制定有針對性意義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實施優化后的人才培養方案,能夠更好地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鍛煉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形成,并使學生同時具備合理知識結構、良好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的多元化應用型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協同人才培養模式
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之前,各高校應當充分了解自身專業的特點,在學校內部以創新創業者所在專業為出發點,聯合各院系的資源,進行學科共建,實現專業之間的相互溝通,協同創新創業者的培養機制,全面提升創新創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在學校外部,可以組建各種類型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尋求合適的外部教育資源,在探索中建立起高校之間、高校與企業之間、高校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協同育人體系。
其中,在建立合作協同育人體系時,需要嚴格遵循高等教育的教學規律,將社會需求作為方向標,在進行實際項目的背景下,構建起工程技術的主線,探究合作協同培養的方案,最終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其中,校企合作可以通過共同探索的結果構建一個以具體項目為目標的實踐教學模式,組織學生參加到實際的項目當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而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1]。
(三)構建主干課程案例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一套優秀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需要建立在課程實驗教學與課程設計的基礎上,并將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作為培養方案中的重點,再輔以科研訓練、學生社團以及學科競賽等方式完善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使專業人才的培養多維化。在日常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督促教師與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習基地等地點組織學生進行課程實驗、專業實習、技能培訓等活動,盡可能地讓學生將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起來,并在不斷的應用過程中有所創新。
在高等教育的教學中,各專業所學到專業課程之間聯系緊密,若僅對某一課程進行改變,不利于學生掌握多門課程的知識點,更談不上學生能夠將各課程知識點進行綜合運用。因此,在培養專業人才時需要考慮各課程之間的縱向聯系以及橫向關聯。適時選擇一個綜合實踐案例,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進而達到鍛煉學生實踐創新的能力[2]。
(四)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
專業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教學是各大高校共同面臨的問題。在本科教育的全階段,可添加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內容,讓創新創業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融為一體,優化學科建設工作,進而實現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融合。在學生社團中,可指派經驗豐富的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活動,激發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興趣,并且帶領學生在實踐中挖掘企業資源,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創新創業的過程當中。此外,還可以邀請當地企業前來學校開展相關講座,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地方經濟特色以及當地市場[3]。
另一方面,可以不斷嘗試將科研與教學聯系起來,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大創”以及學科競賽中,督促學生自覺組建團隊參與到創新創業類實踐活動中,為在校大學生拓寬創新創業的平臺,拉近學生知識點與實踐的距離,為學生創建更多地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則適時地給予一定的指導與管理,整體提高合作小組的團隊精神以及創新創業實踐素養。
(五)科學研究與教學活動之間的融合
若要同時做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創新創業素養,需要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科研與教學聯系起來,及時地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與學科前沿知識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接收到相關的專業知識,進而掌握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向與研究水平。為了達到可以與教學融合的目的,需要及時地讓科研成果與前沿知識體現在教學大綱、大創、畢設中。在學生在實踐與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恰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鼓勵學生面臨問題時積極思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與解釋實踐中遇到的困擾,繼而提高學生實踐、交流以及社會適應的能力,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4-5]。
三、小結
本文主要就“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的生態融合”為主題進行論述。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的培養融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學校進行相應的改革,還與企業、社會等要素有關,整個融合過程是多維的。總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從社會的需求出發,將各項方案與措施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彭廣林.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體系——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雙創”教育工作略談[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56(02):3-4.
[2]曹運華,于增艷,姜晶,牛振海,付偉.雙創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心理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OL].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3(23):1-2.
[3]姜書浩,侯立坤.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融合的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辦公自動化,2018,23(23):37-38+48.
[4]史憲睿,陳樹良,田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67(05):113-114.
[5]王浩宇, 劉立龍, 黃良珂,等.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 測繪通報, 2017,67(04):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