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校大學生是國家軍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軍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對于國家軍隊建設至關重要。本文從新時期我國軍校大學生思想概況出發,結合問題探究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措施,以期對新時期軍隊人才培養提供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 軍校 大學生 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78-02
軍校大學生是我國軍事人才輸送的重要渠道,其思想政治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軍人的整體素質,以及軍隊建設的綜合效果。因此,軍校必須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定大學生的政治理念,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認識,為國家輸送合格的軍事人才。
一、新時期我國軍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
當代社會與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相比都要復雜多變,各種文化在互聯網的支持下不斷交織、融合,使得國家之間聯系性空前緊密,同時也使得意識形態的滲透以及政治理念的塑造更加困難。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我國軍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著諸多挑戰。西方國家對于意識形態的顛覆更加迂回、隱形,其影響也更加深刻,例如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大力兜售西方的自由、平等;在市場經濟的交往中滲透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價值理念,這使得軍校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這些思想的熏陶,失去了對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認可。當代軍校大學生為“80后”、“90后”,他們成長于改革開放以后,見證了國家的崛起與騰飛,享受著國家富強帶來的福利,但同時也缺乏對創業艱難的深刻理解,因此出現了愛國主義觀念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等誤區;新時期大學生的思維活躍、思想開放,對于教育教學有著更加個性化的需要,但是軍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囿于傳統,導致理論知識講解與軍隊實際構建相脫節,影響了軍校學生思想政治理念的塑造。針對這些問題,軍校在大學生培養中,應深入分析當前教育教學發展新形勢,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與實施策略進行創新設計與優化。
二、新時期我國軍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策略
首先,明確政治方向,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軍校作為軍事人才的搖籃,在教學培養中首先要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回答“培養什么樣的軍事人才”、“如何培養軍事人才”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軍校必須要明確政治導向,將思想政治素養作為衡量人才的基本標準,并始終將思政工作擺在第一位,這樣才能將軍事人才的軍事理論培養,軍事技能訓練與思想價值理念塑造相結合,進而培養出忠于黨、忠于國家、終于人民的軍事人才隊伍。
其次,優化教學條件,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新時期教育教學發展在硬件條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軍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中,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增加教學投入,以優化教學設施,為思政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發展需要以及未來軍隊建設需要的物質條件。例如完善校園網絡,打造開放性的網絡教學空間;投資文化中心建設,促進校際、校內的思想文化交流;打造信息化圖書館、信息技術中心,為思政教育信息化提供支持等。
再次,加強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軍校思政教育隊伍是落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其思想政治素養以及教學實踐理念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培養至關重要。因此,軍校應加強對思政教育隊伍建設,一方面提升其思想認識,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歷史發展、時代品格、主體歸屬、內容體系和指導價值上對軍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準確定位;另一方面加強職業素養培養,提高創新探索教育教學方式的意識與能力,構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最后,著眼軍隊發展,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題。軍隊是軍校大學生未來職業規劃與人生規劃的主要場所,而在軍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學校、教師應切實結合軍隊發展需要,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政治開展主題教育。例如加強理想教育,明確大學生的政治理想,平衡黨、國家、軍隊、個人的關系,將個人發展融入到國家軍隊建設中來,利用“強軍夢”堅定自己的理想與愿景;加強使命教育,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理解新時期軍人的使命,并敢于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三、結束語
總之,軍校是我國培養軍事人才,鞏固國家軍事力量的重要教育機構。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國際政治局勢復雜多變,軍隊的歷史使命增強,因此,推動我國軍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實踐也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軍事院校應深入分析當前國內外政治、軍事發展形式,結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構建教學發展策略,進而引導軍校學生思想價值塑造,為我國軍隊輸送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吳雁,張學思,陳活良.軍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略[J].政工導刊,2015(03):12.
[2]蘇銳.當代軍校大學生思想教育淺論[J].文教資料,2013(30):84-85.
作者簡介:
滕蕊(1981年-),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學、軍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