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
【摘要】近年來,伴隨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已正式進入信息化時代,其不但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對我國高等教育也帶來了較大沖擊。在此種狀況下,怎樣優化包裝設計教學成為此領域重點研究課題。本文主要圍繞了多元化信息傳播平臺對教學思路帶來的影響展開分析,并基于互聯網+視角提供具體教學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包裝設計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J5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31-02
Package Design,又叫作包裝設計,其是藝術設計學科中的核心構成部分,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具體是指美化和保護產品,全面呈現產品的優勢和形象,以此抓住消費者眼球,進而提高銷售量。高校作為設計人才培養的搖籃,在互聯網+時代下,必須要與時俱進,積極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推動學生良好發展。
一、多元化信息傳播平臺對教學思路的影響
網絡的飛速發展推動傳播媒介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包裝設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突出的課程,在視覺傳達專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鑒于市場需求在此專業上能發揮出引導作用,因此必須要依據社會需求及時改善包裝設計的課程安排。
(一)有利于教學模式的創新
眾所周知,包裝有著較強的促銷功能。伴隨媒體多元化的發展,移動終端中出現了大量產品品牌APP,微信、微博營銷等現已變成人們的主要消費方式。包裝設計也要站在多元角度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滿足現代市場發展要求。
所謂以賽促學,具體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讓學生在課堂練習中掌握市場動向和需求。就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大部分教師都會采用假設命題訓練與填鴨式教學這兩種手段,學生和市場早已脫軌。長時間的閉門造車,不但會讓其漸漸淡忘包裝設計的終極目標是為產品提供優質服務,而且還會忽視市場的實際要求。
教師可通過比賽促教的形式,把“優秀設計作品展”、“包裝設計大賽”等帶到課堂之中,把課程練習命題和企業需求命題進行有機融合,把考核和市場需求聯系在一起,以防陷入故步自封的窘境。在此過程中,學生能掌握最新的市場需求,而且比賽能有效激發其學習主觀能動性。
(二)有利于打破課堂的局限性
互聯網+時代下的多元化信息傳播平臺,能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教師能利用網絡,QQ、微信、微博等媒介隨時隨地幫助學生自學,讓課外教學變得更加靈活。另外,教師能以慕課的方式延展教學內容。
此平臺需要把軟件表現訓練添加在傳播平臺中。針對結構設計課程來講,訓練內容主要有創作模型與效果圖,制作容器造型結構圖等。傳統教學中,大部分都采用手繪的方式來表現效果圖與結構圖。平臺的出現對學生表現方式帶來了較大影響,教師可在教學中激勵其運用各種各樣的軟件完成制作。
比如:可要求學生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應用3DSMAX。過去的模型制作練習通常以石膏建模的方式展開,雖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其表現能力,但在切模、倒模時學生常常無法控制好比例,不利于改錯,影響上色的真實性。但利用3DSMAX建模貼材質后,能輕松解決以上問題。
另外,軟件制作可以讓學生迅速了解不同包裝視覺元素的特點,掌握其在結構中的表現方式,加深對印前需求的理解和感悟,為掌握印刷技術與各個環節奠定良好基礎。
二、基于互聯網+時代下的包裝設計教學對策
新時代下,大眾的消費方式發生較大變化,越來越傾向和習慣網上購物。據相關調查表明,喜歡宅居和學生群體是此種購買方式的核心力量,無論是穿的、住的、玩的、吃的統統在互聯網上解決。包裝結構面臨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同時對各大高校的包裝設計教學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一)包裝功能
對于包裝功能而言,以運輸、營銷、保護功能為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去往往會重視營銷功能的表現,伴隨營銷渠道的多元化,教學必須要增加包裝的運輸與容納等知識內容。現階段,塑料薄膜與紙質盒是快遞的主要包裝方式,而有很多商品在運輸途中是會發生碎瓶風險的,比如陶瓷、酒制品等等。在此種狀況下,在講解防震包裝有關知識時,教師要加強其結構練習。
此外,還要考慮天氣因素對快遞的影響,這便需要教師在包裝功能教學中重點講解其防雨、防潮功能。
(二)包裝材料
此方面內容是包裝設計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全面掌握材料的特點和性質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現階段,伴隨人們環保認識的提升,要想保證包裝實現長期發展,必須要加強其回收及循環再利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教導學生在選用材料時要運用綠色環保觀念。
新興的商品物流流通營銷方式,讓運輸包裝的應用數量大大提升。就當下狀況來看,其依然在沿用塑料薄膜這一傳統包裝形式,忽略包裝應用后的回收循環使用,大量包裝垃圾因此而生。所以,在包裝設計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環保認識的灌輸。
(三)包裝視覺元素
營銷方式的轉變推動包裝視覺元素設計趨于整體化方向發展。網上推廣和營銷開始重視品牌形象,漸漸降低了對系列包裝的分別要求,逐漸加強對品牌視覺形象的設計。另外,網上購物搭配物流的流通方式進一步彰顯出品牌整體效果的重要性。
以知名服飾品牌森宿(女裝)為例,不僅文藝范十足,而且舒適度也備受人們一致好評;妖精的口袋以歐美風、青春學院風、溫馨田園風為主。企業的推廣方式上也堅持多品牌戰略發展,針對品牌包裝結構上選用相同的構造,省略不必要的視覺元素,只開展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在設計外包裝的封閉膠帶時,將二者的標識一起印在上面,利用相同的品牌辨認方式,減少了以往系列包裝設計中的復雜視覺元素。
再例如:三只松鼠的網上營銷包裝,其主要營銷方式以系列商品搭配銷售為主,運輸外包裝方面,也僅存在三只松鼠的形象元素,內包裝方面的相關包裝則加強了品牌形象元素的應用,省去了包裝中的單體形象元素。基于此,教師在講解視覺元素的包裝設計時,要重點幫助學生樹立品牌視覺元素的正確認識。
(四)方式和過程
教學方式應用的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教學活動的效果,通常表現在教師教學任務的布置與策劃的教學活動中,主要服務于教學目標。互聯網+時代下,教師必須要積極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積極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上傳最新的教學影音資料,不但有利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而且還有助于教師開展教學管理工作,這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舉措。
另外,將來的設計是向著跨學科、跨行業的方向發展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側重講解信息技術在設計領域中的應用,包括新興產品的創意點有哪些,以此開拓學生視野,進而了解目前行業的市場動向。引導學生在設計時融入新興技術或者制作出別具一格的設計方案,做到充分考慮營銷環境、應用環境、消費者實際需求等方面,縮短和廠家、產品、購買者間的距離。
學生若選出一個好題目,教師必須要及時輔助其完成市場剖析,找出此產品在市場中有哪些弊端與可完善的地方,然后再結合不足選用適當的科學技術,研究出具體的整改方案。但包裝設計因為對象的因素始終是一個圍繞商業展開的設計活動,是一種注重目的性與實踐性的設計。所以,針對教學來講,不論學生有多少奇思妙想,必須要立足于市場需求,避免因為科技的導入而忽略實際要求這一情況發生。
此外,布置作業也是一門學門,教師要控制好自由度,給予學生自主選擇設計對象的權利。如:在其選好主題后,對產品展開市場調研,要求學生用PPT方式展示:找到了哪些同種商品的包裝材料,特征有哪些;搜集并歸納出設計內容等等。
結論:綜上所述,包裝設計教學在互聯網+時代下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從包裝功能、材料、視覺元素等方面入手。廣大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過程,為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弦.基于“一體化”包裝結構設計實訓課程有效教學的探究[J].科技資訊,2017,03:226-227.
[2]李帥,周作好.地方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包裝設計教學模式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0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