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萍萍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中設置分層作業,從作業設置角度來讓物理教學變得多元化,讓初中物理教學題型更加豐富,讓初中物理作業變得更加靈活。分層作業的設置為各個學習層次的初中生提供選擇,滿足其對學習的需要。在設置分層作業的時候,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本著開放性、趣味性以及主動性的原則。
【關鍵詞】初中物理 設置 實踐 分層作業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71-02
初中物理教學中設置分層作業就是為了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這種新型的作業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學的整體性與個性化的沖突與矛盾,充分展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習情況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運用作業來復習鞏固知識。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設置分層作業,不僅能夠讓初中生有效鞏固復習所學知識,還能夠充分挖掘初中生的探究能力,除此以外,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時間拓寬知識面,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能夠在做作業的時候重拾信心,不至于被過難的知識點擊倒。
1.分層作業的主動性原則
初中物理教師在設置分層作業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主動性原則。由于設置分層作業就是本著因材施教的目的,讓全部學生都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在設置分層作業之時,必須遵守主動性原則,將學生的學習需求作為設置根本,讓其根據自身興趣、能力來選取適合作業內容。有的學生對理論性作業興趣濃厚,有的學生對實踐性作業興趣濃厚,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就需要依照學生的興趣、需求來設置作業,讓學生更樂意去完成作業,不斷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初中物理中的“機械運動”這一章節的時候,就可以布置分層作業,首先,可以讓初中生發現研究日常生活里面的機械運動,如車輛運動、小鳥飛行、螞蟻搬家、騎自行車等,通過研究這類機械運動,來分析判斷其屬于哪種運動類型;其次,還可以讓學生計算車輛運動速度,比如火車通過隧道的時間,速度。讓學生根據自身學到的物理知識來進行解答。第一種作業,單純從概念上分析機械運動的類型,而第二種作業則是對機械運動進行計算,運用到運動公式、運動原理等,初中生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物理知識的程度來自由選擇作業。
2.分層作業的開放性原則
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由此初中物理教師可以設置更多的實踐類作業,讓初中物理作業更為開放。初中物理教師設置的分層作業,遵循開放性原則,能夠活躍初中生的思維,豐富其想象力,激發其創新意識,提高其求異思維。初中物理教師設置的分層作業,要求不用太過具體,最好是有題沒有具體答案或者一題多解,這種類型的題目能夠讓學生發散思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研究、探索,防止抄襲現象,在教師講解該物理題目的過程中,初中生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能夠促進兩者的溝通交流。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講授“物體運動”這一章節的時候,主要是為了讓初中生利用速度知識來分析物體運動,并運用速度公式來計算物體運動。初中物理教師在設置該部分內容作業的時候,必須將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作為出發點,設計三種類型的物理作業,讓學生自由選擇,并完成。第一種物理作業,讓初中生通過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計算家里到學校的距離,還可以通過運動方式來計算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第二種物理作業,就是讓學生找到各種玩具車,在家中設定一定的距離,再計算其在該段距離的運動速度,從而判斷哪種玩具車的速度最快。第三種物理作業,計算某個物理案例的平均速度:“一位同學在過橋的時候,前一分鐘走完了50米,第二分鐘則走完了40米,走完整座200米的橋共用了5分鐘,那么這位同學走完剩余的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這三種作業需要運用的物理知識其實一樣,知識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前兩種作業能夠提高初中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完成作業的過程也變得更生動、有趣。然而第三種作業,相對枯燥、復雜,需要對題目內容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那些喜歡思考的學生更為有利。
3.分層作業的趣味性原則
一切的學習必須以興趣為前提,只有對學習感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作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對作業感興趣之時,才會將完成作業當作一種強烈的內在需要。初中生才會主動、積極的去完成,大腦皮層才會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由此可知,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的時候,應當遵循趣味性原則,當學生做作業的時候,產生一種愉悅情緒,在輕松、快樂中去完成作業。初中物理教師設計的分層作業,可以分為多種,學生們則可以自由選擇作業類型,這種作業方式能夠最大程度的體現學生的差異性與主體性。除此以外,初中物理教師還應當不斷完善作業的“質”,優化作業的“量”,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狀態下,高效積極的完成作業。
例如,在教授“噪音”這一章節之時,教師可以設置兩種實踐作業,第一種作業,學生們到生活中去尋找噪音,并找到其噪音源,并想辦法來降低噪音,將整個過程寫成小論文;第二種作業,走進工廠,研究分析各種材料降低噪音的能力、優缺點。工地上各種機械設備在運動的時候,會產生巨大的噪音,一些機械就會安裝減震底座來降低噪音。現代智能化家居中會安裝多層玻璃來降低噪音,或者在墻體中增加塑料制品來降低噪音,以此為基礎,教師為學生設置噪音實驗作業,讓其利用實驗來檢測各種材料在降低噪音方面的能力,并分析優缺點。第一種物理作業屬于社會調查型作業,對于一些社會實踐能力強的學生更為有利;第二種物理作業則屬于實驗型作業,對于一些愛做實驗的學生更為有利。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行選擇不同的作業類型。
參考文獻:
[1]胡守斌.《初中物理教學實踐體會》[J].當代教研論壇,2013年8月
[2]龐如輝.《初中物理有效教學與實踐》[J].數理化學習,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