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提高師生之間的對話技巧,是大力弘揚主題精神、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語文教學所必須的技巧。如何構建初中語文對話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本文就初中語文對話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 核心素養 對話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62-01
對話式教學有著先進的理論依據。德國的科學家克林伯格提出:所有的教學都是進行對話的一種方式。無論哪一種教學方法,進行對話都是優秀教學的一種本質標識。他說,教學本就是各種各樣的對話。但是受到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現今的教學方式還僅僅是老師簡單的進行知識的灌輸,老師占據著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這種方式有著一個致命的弊端,就是師生間缺乏合理有效且及時的溝通。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否定了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因此,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創新改革如今的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模式。
1.推行對話式教學需要作出的改進
1.1實施有效對話的前提條件是平等教學
對話教學是一種更加民主、更加平等的教學方式。對話的意義不僅是師生之間的語言上的交談,而更應該是師生雙方在精神上的彼此接納與包容。初中語文對話課堂中,老師要注意創設一種更加民主、平等、真誠和信任的對話教育教學氛圍,明確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拋棄老師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將話語權歸還于學生。同時,老師對學生要更加有信心,相信學生有表達自己想法或意見的能力,信任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潛力。同樣,學生也應該相信老師能在學習方面給予引導并幫助自己發展。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敞開心扉,增加彼此的交流與溝通,實現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做到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營造共同成長的精神氛圍。在對話課堂的影響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交流教學內容,真誠的進行溝通。實現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融洽現象,構成各自認識與知識的框架,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能夠讓教學過程充滿創造色彩。
1.2有效促進對話教學發展是確立合適的話題
在要求學生掌握文本的基礎之后,教師作為引導要精心選擇合適的話題。直接影響學生在對話中的積極性因素便是話題的確立,它還影響到對話能否深入且有效的開展。如何確立合理的話題是各位教師需要深刻注意的問題。話題的設計應該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話題的選擇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不能只注重問題的選擇,要深入為學生考慮,設計的內容要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個性有趣的社會文化背景,最大程度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將知識的積累更好的融入到對話教學的互動之中,教師要明白,話題的選擇需要因人而異。同時,老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能力,按照不同的層次將其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依照小組成員為不同的小組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注意要盡可能將有共同興趣的學生分為一組,讓他們有自由選擇的空間。為了將學生的思維引導至作品深處,與作品產生一定的共鳴,就需要教師設置的話題具有跳躍性。這不但要求話題緊扣課文內容,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可討論性,只有學生進行多層次的思考,才能夠得到理想的答案。在這過程中,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使他們在思考中閃現靈感的火花。話題的設計需要以語文課本為依托,滲透更多的內容,添加科普和文學類作品內容。在討論話題的過程中,結合老師的協助,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讀懂內容。
2.對話式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意義
2.1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不少教育學家一致認為,愛是對話的基礎。對話的進行要基于公平,進行對話時雙方態度都要謙虛,且有足夠的信任。只要有了輕松對話的氛圍,學生才能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得到了他人的鼓勵之后,就有了敢于創新的精神。
2.2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平等的氛圍是進行對話的基礎,每位學生在自由表達自己見解的過程中,能極大程度上發掘自身潛在的特質。在對話討論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的進行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在感受到尊重與被尊重的過程中,會對學生的人格塑造產生很大的影響。
3.總結
語文課堂是一種藝術形式,在新課改的教育要求下,每一位語文教育者都需要不斷進行教學研究與探索,秉持素質教育理念。對話式語文教學突破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各位教師也需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教育素養,靈活使用教學資源,創新使用教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合理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讓學生證在對話過程中不斷充實完善自己,進而提高課堂教育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少濤.淺議初中語文對話教學[J].語文課內外,2017,(28):23.
[2]周海艷.如何建構高效初中語文對話教學[J].未來英才,2015,(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