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姣
【摘要】《綱要》指出:在幼兒教育中,應當引導幼兒接觸多元文化,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審美意識。水墨為我國幼兒藝術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在藝術教育中,應當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并對其進行合理利用,以水墨教學為載體,培養幼兒藝術美感,促進幼兒興趣、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為其后續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 幼兒 水墨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16-01
水墨畫是我國較為傳統的繪畫藝術之一,較為簡潔且概括力較強,對于大班幼兒而言容易接受與理解。在作畫過程中,通過水、墨、色彩的相互作用可有效培養幼兒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幼兒學習專注時間相對較短,為了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水墨教學中教師應當選用趣味化教學模式,進而更好的提升幼兒水墨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就趣味化教學模式在幼兒水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探討分析,望為后續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突出水墨特色,激發幼兒學習水墨畫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幼兒身上體現尤為明顯。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幼兒愿意主動的探索、學習、研究[1]。與油畫棒、水彩筆不同,水墨畫有著明顯的墨色變化及顏色渲染方式,這都是水墨畫的特點。對于幼兒而言,水墨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有著極大的新鮮感與挑戰性,可有效激發其學習興趣。因此,作為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水墨中潛在元素,進而更好的培養幼兒藝術素養。
(一)利用水墨游戲,激發幼兒水墨畫學習興趣
游戲是幼兒最為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水墨教學中可以開展拓印、吹畫、破墨等多種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在提高幼兒創造力的同時,激發其水墨學習興趣。由于大班幼兒想象能力較強,且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所以可以開展玩墨游戲《潑墨》,讓孩子們自己把墨潑到紙上,并按照自己的想法晃動紙張,讓墨汁形成具有美感的圖畫,而后以此為基礎通過自己的想象對其進行完善,使其成為一幅完整的水墨作品,當孩子看到自己隨意潑出的墨跡變成一幅完整的畫作時是多么的開心!為了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到毛筆在宣紙上畫過的感覺,認識點線之間靈活運用的規律,感受到水墨畫的獨特韻味,進而更好的拉近水墨與幼兒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開展《水墨游戲》活動,利用破墨法開展游戲。首先,可以讓孩子們用濃墨在宣紙上畫出多種線條、輪廓,然后再用毛筆蘸水點染線條之中,利用宣紙特有的吸水性,使原本的線條產生漂亮的肌理效果。在沾染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幼兒,讓他們觀察墨色變化情況。在此種輕松和諧的水墨游戲氛圍下,孩子們盡情的發揮,隨心的創造,進而更好的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趣味化教學語言,激發幼兒水墨畫學習興趣
幼兒年紀尚小,如若教師在水墨教學中選用專業性較強的語言開展教學,不僅會導致幼兒無法理解,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消磨幼兒水墨學習興趣。因此,在水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選用輕松有趣的教學語言進行知識講授。比如在畫《雛菊》教學過程中,要用毛筆中鋒畫出花蕊,用側鋒畫出花瓣,教師可以這樣說:“毛筆跳舞跳累了,它想在枕頭(花蕊)上睡一會,筆頭躺下去再起來,就有一片花瓣睡著了,再躺下去再起來,兩片花瓣睡著了,后來啊,一圈的花瓣睡著了,一朵漂亮的雛菊就完成啦。”此種方式將雛菊的具體畫法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出來,在讓幼兒感受成功喜悅的同時,還激發了其水墨作畫興趣。
二、選擇童趣和貼近生活的題材,激發幼兒在水墨作品中的表現情趣
《綱要》指出:在幼兒藝術教育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因此在幼兒水墨畫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激發幼兒表現情趣作為重點,在教學中選用一些幼兒較為喜歡且貼近生活的水墨畫題材開展教學,引發幼兒情感共鳴,激發幼兒表現欲望。
(一)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中發現美、創造美
孩子們對外面的實世界有著極大的向往。因此,在水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進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觀察藍天白云、花草蟲鳥等世間萬物的形態、色彩,感受、認識大自然中的美麗,為水墨畫的創作積累素材[2]。在觀察過程中,孩子們除了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外,還會在觀察中產生天馬行空的想象,激發其水墨創作欲望。比如在《紫藤花》水墨畫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去觀察紫藤花,并提出以下問題:“紫藤花跟別的花哪里不一樣?紫藤花像什么?”在問題引導下,孩子們觀察尤其仔細,有的孩子說:“紫藤花跟葡萄好像,都是一串一串的。”還有的說:“紫藤花的枝干好像是亂糟糟的頭發,都纏在了一起。”每個孩子關注的重點都各不相同,所以在水墨畫創作時,畫出來的畫也都各不相同。
(二)選擇幼兒喜歡的動物作為水墨畫題材
孩子們對于動物有著天生的喜愛,常常將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放在動物的生活中。針對幼兒這一特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用幼兒較為喜歡的動物題材作為水墨畫主題。如:小狗、狐貍、長頸鹿、小金魚等等,進而更好的提升幼兒水墨作畫興趣。比如在《小金魚》水墨畫教學中,為了讓幼兒觀察不同方向的金魚,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他們向同一個方向游過去了呢?”有的孩子說:“一定是去找媽媽了。”還有的孩子說:“一定是那邊有好吃的。”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在幼兒表達自己想法后,教師應當趁熱打鐵說:“大家可以畫出小金魚發生的故事嗎?”這時幼兒的創作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大家自己的金魚故事。
水墨畫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作為新時期下的教師,應當將傳統教育與新型教育理念進行有效融合,依據不同幼兒的身心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進而更好的培養幼兒藝術素養,實現傳統藝術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