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慧
【摘 要】音樂課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課程,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音樂課程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社會的重視。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學音樂節奏教學的現狀,并探索培養學生節奏感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教育;音樂教育;節奏培養
節奏訓練是小學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音樂的熏陶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節奏感,才能更好地發展后續音樂知識,甚至走向專業學習的道路。
一、為什么要進行節奏感的培養
隨著教育的全方位普及和教育程度的不斷深化,音樂逐漸成為素質培養的重點。小學音樂教學不同于成人的音樂教學,由于小學生處于各方面素質發展時期,探索和尋求事物知識的能力逐漸被培養,在對于音樂作品的節拍和音調的轉換方面,無法像成人一樣準確地判斷。因此,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是關注學生對音樂的節奏掌握,音樂節奏是培養學生判斷音樂情緒的重要能力體現。小學生沒有明確的小學音樂課程概念,但小學音樂課程可以提高小學生欣賞事物的能力,幫助學生打開藝術的大門。小學音樂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表達的渴望,因此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前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
(一)意識領域的不夠重視
隨著中國深化教育改革的實施,全國各中小學的教學質量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中國的教育改革仍處于改革的初期階段,對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不夠重視。因此,在基礎音樂課的教學中,許多學校的音樂課教學僅限于窄范圍的教學和歌唱。它并沒有教會學生音樂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握也就更難以提起,甚至收到成績至上、分數至高的心理影響,在必要的時候,電子音樂教育課程必須讓位給主要的考試學科,更是減少了學生對音樂的接觸機會。
(二)音樂教師的供求不均
一方面是學校對音樂教育的不重視帶來的教師需求較少,音樂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但不是主要的考試科目,對成績沒有直接的體現,尤其在城鎮小學甚至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中,更多的老師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考試成績上;另一方面是學校教師素質較低,學生幾乎沒有資源對音樂的節奏獲得足夠的理解,即使老師有提高教學質量的覺悟,也苦于沒有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改革。這兩方面原因造成教師資源的不均衡,學生具有接受音樂教育的必要,但沒有接受教育的條件。
三、如何提高音樂教育中的節奏感
(一)利用肢體語言進行引導
通過引導小學生運用肢體的協調性動作來表達音樂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節奏感。目前,小學音樂教科書中有很多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的歌曲,例如,從簡單的兒童歌曲入手,當教師向學生教授課堂時,他們可以讓學生進行拍手跺腳練習以匹配這首歌的快慢節奏。以生日歌為例,教師可以采取邊用手敲打節拍、邊唱出譜,節拍能讓節奏具象化為手掌動作,通過視覺傳遞給學生。所以學生們能夠掌握基本的肢體語言來表達音樂,在拍手和跺腳之后,更進階的課程是使用更復雜的身體動作。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對音樂教學中肢體語言的探索和研究,以教學方式傳達給學生,這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二)展示經典作品進行興趣培養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處于發展階段,他們的邏輯技能和理解力仍然較弱。如果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直接實施一些抽象的、晦澀的節奏概念,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有效理解音樂的語調,而失去興趣學習音樂的節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偏向學生的音樂愿望,穿插學生們喜歡的歌曲進行音樂節奏的學習,這樣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音樂節奏課程的進展,會更加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更多具有強烈節奏的歌曲和音樂,使學生與音樂產生共鳴,從而獲得大腦和身體的刺激,保證精力的緊張和興奮狀態,從而為學習創造更好的節奏。
(三)適當添加樂器進行教學輔助
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節奏感不僅要表現在對于肢體語言的掌握上,還要加強學生對于樂器的使用和操作上,小學生好奇心重、動手愿望強,對于學習當中所接觸到的樂器也是充滿了好奇心,總想親手參與進行。如果教師能夠利用樂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么學生對樂器的演奏形式就會形成深刻的印象,甚至會在心底埋下音樂的種子。另外,如果學校教學條件較為成熟,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親自演奏,讓學生通過實物體驗形成對樂器的節奏感的掌握,如果條件有限的話可以進行簡單器材的使用,例如卡祖笛、陶笛等簡單價廉的小物件,自己動手進行節拍的簡單創作,從而達到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全面培養出學生的節奏感和音樂敏銳度。
(四)聯系生活增加音樂的參與感
當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掌握節奏感的能力時,他們的教學模式應該更貼近生活。因為節奏感取決于聽覺,教師應引導學生更加注重生活節奏的觀察,從身邊入手,簡單的有研究下雨的節奏,疾風驟雨和和風細雨的節奏完全不一樣,通過對此的分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節奏。更進階一點的是進行家用器具的敲擊,如在杯碗中裝些液體進行敲擊,不同的材質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享受學習音樂節奏的樂趣。在平時的休閑中,也可以鼓勵同學們進行音樂的搜集,在電視劇或者動畫片的觀看中,遇到好聽的、感興趣的音樂片段也可以進行分享討論。
總結
由全文可得,小學音樂教學應積極探索小學節奏訓練的新途徑,訓練學生的節奏音樂感,它的廣泛教育不僅能充分展示小學音樂教學的價值和意義,還可幫助學生在小學的時期就打下音樂興趣的基礎,為學生助力未來。
【參考文獻】
[1]繆思思.把握音樂的脈搏——培養小學階段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教學探究[J].音樂時空,2015(10):185
[2]曾崢.小學音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J].戲劇之家,2015(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