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教育教學中,必須在充分考慮學生成長的特點下,結合有效的學習指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開展小組學習的同時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不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意識,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之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為此,本文針對“小組捆綁式評價”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展開了相關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小組;捆綁式;評價;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學習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不僅需要教師付出更多耐心與愛心,而且還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思維情感。在創新教學理念引導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引進更多先進教學方法以外,還十分注重科學運用“小組捆綁式評價”,使其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其展開更加積極自主的學習,由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一、“小組捆綁式評價”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許多教師都會抱怨學生在課堂上發言不夠積極主動,課堂參與度不佳,甚至有些學生對學習有厭煩感。總結其原因,都是因為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不合理,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通過“小組捆綁式評價”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讓每個小組都設計自己的組名和學習目標,以此來激勵學生進步。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得好,或是有學生表現優異就能夠得到相應的獎勵,并為小組獲得加分。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激發小組成員回答問題,表現好的就能為小組加分,反之就會被扣分。另外,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積極發言、踴躍表現的也可以得到相應的加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注意力。學生學習更加積極,認真聽教師講課,不僅學習專注度得到了提升,而且還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為小組爭榮譽。實踐證明,在教學中運用“小組捆綁式評價”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不僅如此,一些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也在同學的幫助和教師的激勵中逐漸建立了自信心,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
(二)有效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
每個班級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幾個習慣性不按時交作業,或是調皮搗蛋的學生,對于這一類的學生,教師往往總是很無奈,非常頭疼。而在教學中運用“小組捆綁式評價”后,這種現象就能夠得到顯著的改善。教師可以通過制作作業評價手冊,借此鞏固學生當日的學習內容,將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放入到“小組捆綁式評價”中。通過這一方式,使學生的集體意識得到了加強,并且班級作業的完成情況也有了很大改善,學生不交作業的情況得到了大大減少。班級中有一些讓教師頭疼的學生,以往教師如何說教都毫無成效的學生,每次考試成績都達不到及格標準,而且對自己的成績毫不在意,讓教師十分無奈、束手無策。然而,在教學中實施“小組捆綁式評價”之后,這些從前讓教師十分頭疼的學生,在作業完成度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以往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實施這種教學方式之后,在小組其他成員的監督和幫助之下,學習成績也逐漸得到了穩步的提高。班級中學生不交作業的現象減少了,學生的整體成績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三)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果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使得班級管理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有學生做了好事,教師可以學生所在的小組加分作為獎勵,這樣就能夠有效激勵他們上進。而對于一些學習落后的學生而言,他們會感受到自己拖了集體的后腿而感到慚愧,從而更加努力克服困難,不斷上進。在班級中,有遵守紀律的好學生,就難免會有調皮搗蛋的學生,這一類的學生往往都不服班干部管理,甚至有時還會故意唱反調。而當教師找他們談話時,表面上他們聽進去了,實則沒有實際效果,這些都是困擾教師的難題。而當教師將這些學生分到同一個小組之后,起初并不見成效,然而時間久了就會顯現效果,開始出現轉變。在每次班級總結時,表現優秀的小組會得到獎勵,并得到大家的掌聲,向其他小組分享“成功秘訣”,然而表現最差的小組則會在班級集體中受到批評,而且還要接受減分的處罰。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用“小組捆綁式評價”,能夠有效加強管理效果。將班級的日常活動小組化,不管是衛生還是紀律,都采用“小組捆綁評價”,從而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使得班級管理工作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二、完善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捆綁式評價”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小組團隊互動性
在將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關注,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的個人興趣,讓學生能夠完成各自的任務,并協調好各方關系。例如,在《動手做做看》這一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捆綁式教學。首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瀏覽,在閱讀完課文后,教師拋出問題:“伊琳娜覺得郎志萬講的話是‘騙小朋友的,你也這樣認為嗎?”“倘若你是伊琳娜,你是否會對此感到氣憤?”針對以上問題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在經過討論之后,教師再告訴學生一個道理,那就是要學會親自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要敢于提出質疑。在最后的環節中,由各小組的組長總結組內成員的表現給出評分,并對其原因進行闡述。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樂趣,并借助評分環節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實現小組捆綁式教學的良好效果。
(二)善于運用激勵性語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性語言應該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小組組長的評分,來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例如,在《將心比心》這一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將學生分成小組,并給各小組做好任務分配。課前任務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生字和生詞,而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則要觀察他們完成任務的情況。若有小組完成度較好,那么教師就可以對該小組給予激勵,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由于自身的努力而給小組帶來榮譽的自豪感,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講解時,教師先對學生預習過程中的疑問進行解答,使學生體會到“將心比心”的重要性,并將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在完成評比之后,教師對課堂情況作出評價,對一些表現優異的小組提出表揚,但對于表現欠佳的小組絕不能給予批評,而是要在指出其不足基礎上,幫助學生找出原因并找到解決的方法,要以激勵為主。
(三)展開科學性教學評價
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而且很難以掌控,教師要善于利用正面與藝術的語言來對其展開評價,不能讓學生對語文課程產生排斥心理。基于此,教師要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進行思考,利用好捆綁式教學的優勢,充分凸顯其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組織各個學習小組展開作文互評,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作文做批改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互評能夠在他人的作文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從而起到激勵自己的作用,及時糾正錯誤,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而教師在進行作文批改時,則要提供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從而讓學生建立足夠的自信心,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結語
總體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捆綁式評價”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其不僅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使小組成員緊密團結,充分發揮其互幫互助、溝通協作的能力。教師在高度重視這一實施過程下,使“小組捆綁式評價”得以在科學開展中不斷優化,并可發揮出其最大激勵效果,由此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為保證學生健康而全面的發展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卓衛.小學教學中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的研究[J].學周刊,2016(13).
附 ? 注
本文系甘肅省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一般)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小組捆綁合作評價機制在小學教育教學中高效運作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18]PLG20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