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平芳
摘要: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專業性強,且實施過程相對比較復雜,因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環境優勢,明確“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內部控制方法及策略,使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優勢。
關鍵詞:互聯網+ 內部控制 風險評估 監督機制
無論經濟體制,還是運行方式,都受“互聯網+”環境影響。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及內部控制工作要求,不斷革新經營管理理念及方法,把互聯網應用到企業內部控制及管理工作中,使企業運營水平和競爭實力得到明顯提高,構建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推進企業長久發展。
一、“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特點
其一,內部控制環境。“互聯網+”環境改變了企業運行方式,使企業內部各組織結構和上下級部門等聯系更加緊密,管理成本低,信息交流快,信息失真情況鮮有發生。現代企業在運營管理工作中發揮互聯網優勢,結合外部市場動態,對企業內部各類資源進行靈活分配,業務處理時間縮短,效率高。其二,風險評估。在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風險評估指的是對企業風險應對能力進行評估,并依據具體風險情況和后果等,提出具體解決方法。互聯網環境使企業經營風險增多,擴大評估范圍。諸如,信息技術風險、技術研發風險、銷售管理風險等。其三,控制活動。互聯網開放性和共享性兼具,無論企業組織結構,還是職責分配都與以往明顯不同,控制范圍也有所延伸,增加內部控制工作難度。其四,信息溝通。“互聯網+”環境下企業信息傳遞速度加快,種類也更加多元,時效性強。內控人員可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靈活運用企業內部各類信息[1]。其五,監督方式。互聯網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提供支持,監督方式更加多元,企業可依托內部管理系統監督員工工作情況,使內部管理工作更加規范、透明,擴大內部監督范圍的同時,不斷完善經營流程,確保各類業務活動更加有效。
二、“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外部網絡環境使信息技術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互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應用更加普遍,企業附加值隨之增加,更具發展契機。但因互聯網環境過于開放,很難對市場情況進行預測,導致部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存在諸多漏洞。傳統企業過度追求效益,缺乏內部控制意識,不注重靈活調整內部管理工作。加之,對互聯網運作模式缺乏了解,企業戰略定位不明,風險評估能力不足,控制監督體系漏洞百出,甚至難以保障資金安全。
(二)風險評估工作存在不足
“互聯網+”環境下,信息技術應用普遍。企業依托互聯網平臺全面整合各類信息、資源等,簡化管理層級,運營效率明顯提升。然而該環境下各類管理數據龐雜,使用計算機系統時,倘若未經授權、維護工作不到位、受外部黑客攻擊等都很容易出現安全漏洞,使信息數據失真或泄露。企業管理層在決策過程中不具備長遠考慮,再加上風險評估工作落實不到位,增加風險應對及處理難度[2]。
(三)內部監管落實不到位
內部監督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完善的監督體制為內部控制工作提供保障,及時發現各類風險,并加以預防。但是,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各類腐敗問題層出不窮,隱蔽性強,使企業信譽和經濟效益受損,無法實現公平競爭,且行業秩序混亂。例如,《我國上市公司2017年執行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情況分析報告》中指出,一些公司仍存在內部控制缺陷整改不到位、隱瞞、虛報內部控制缺陷,披露內部控制缺陷時避重就輕等一系列問題,很難落實內部監管工作。
(四)內部控制管理人才缺乏
“互聯網+”對企業內部控制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企業普遍缺乏綜合性人才。一些內部控制人員不能夠熟練掌握互聯網技術,網絡營銷、策劃、推廣等綜合技能相對比較弱。企業也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導致一些內控人員無法勝任網絡環境下的內控管理工作。凡此種種,都對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產生了嚴重阻礙,導致該過程中各類問題頻發。
三、“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措施
“互聯網+”環境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企業要結合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完善內部控制工作體系的同時,還要對該項工作進行靈活調整,使其適應當前網絡環境,實現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及市場競爭力的雙向提升。
(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體系
網絡技術的普及使企業組織機構、崗位設置等都較以往有所不同,更加系統和完善。互聯網因具備開放性和共享性特征,使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清晰。企業要具備較強的內部控制意識,不斷更新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等,把互聯網思維融入企業文化及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員工的自我認知及自我約束能力,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構建完善的組織架構和內控體系,使其更加靈活,并在日常工作中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位[3]。
(二)增強互聯網風險意識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不僅要求數據存儲、網絡安全,還要求系統流暢。為滿足內部控制工作要求,要明確設計權限及復雜的系統操作等,形成風險相應控制機制,以免出現數據被刪除或人為篡改情況。企業要依據內部控制工作要求,成立安全運維管理小組,構建故障反應、安全監控等相關機制,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提供支持。同時,企業還要明確內部控制工作目標,預先分析、控制風險,提高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水平[4]。
(三)建立完整的內部監督機制
靈活調整內部監督工作重點,使其滿足互聯網環境下內部控制風險識別及評估要求。企業要依據內部控制工作要求,成立內部審計部門,保持獨立性,安排專門的內部審計人員,對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財務、腐敗等各類風險問題進行排查和控制。內部審計部門還要注重審計資源投入,以完整的內部監督機制為基礎,將各項控制及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同時,還要充分發揮信息系統作用,依托互聯網技術實施監控,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監管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四)提高內控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明確網絡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要求及人才需求,內部控制管理人員要專業技能和知識背景兼具。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定期安排專業培訓,使企業員工及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到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還要對人才培養機制加以完善,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交流內部控制工作經驗,確保內部控制人員職業能力和創新素養兼具,使企業更具競爭優勢。組建專業網絡內部控制團隊,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質量和效率[5]。
內部控制工作至關重要,直接關乎企業運營及發展。無論企業領導,還是內部控制工作人員都要明確“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特點及該項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體系加以完善,具備較強的互聯網風險意識,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使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曉宇,張忠慧.“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6(10):112-113.
[2]宋欽云.“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186-187.
[3]龔貴媛.“互聯網+”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1):56-56.
[4]潘虹.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挑戰及解決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6(22):21-22.
[5]蔣家錢.“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