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娜
摘? ?要:市場經濟活躍程度的快速增加在推動社會水平提高的同時,也造成了工業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在眾多污染類型中,大氣污染的產生條件較為復雜,并且容易受到特殊地理位置和環境的綜合影響。大氣污染相關數據的監測與評估工作在以往的環境監測過程中有著較高的難度。同時,針對大氣污染開展的環境治理過程也需要嚴格依據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方案設計和實施。為此,本文將針對提升環境監測的準確性與效率的有效措施進行探討,改善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中環境監測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大氣污染? 環境監測? 污染治理?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X5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132-02
近年來,伴隨著城市工業實力的增強,傳統工業正逐漸向著環保化和輕量化的新型智能化工業發展。然而,在部分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仍存在著大量傳統重工業的產業項目。這些缺乏環保化管理手段的生產過程在環境友好性方面十分不理想。頻繁出現的霧霾天氣,空氣污染等現象嚴重影響了自然環境的質量,同時也引發了公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針對大氣污染問題除了從源頭積極控制并改善落后的生產方式外,也要在環境監測過程中提升監測手段的靈敏性和全面程度,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1? 大氣污染現狀分析
1.1 污染物類別與組成成分
現代社會由于城市活動和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氣體狀態的污染物,另一類是以固體顆粒形態分布于空氣中的污染物。氣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及其他因光化學作用而產生的有害物質。各種碳、硫、氮的氧化物及其他空氣常見污染物都會不同程度地對自然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負面作用。而長期處于這種不健康的空氣環境中也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狀態,并對身體造成功能性損傷。
常見的顆粒狀污染物組成主要為重金屬元素微粒和石棉細粉粒等。其中,空氣中漂浮的重金屬元素,例如鉻、鐵、鋅、銅等雖然為人體必需的金屬化學元素,但如果攝入量超過一定標準也會造成人體負擔過重。其他一些鉛、汞、鋇等重金屬元素攝入人體則會造成各主要臟器的功能性損害。至于石棉顆粒,主要經呼吸系統吸收進入人體并長期積存于肺部,會存在較大的致癌風險。
1.2 大氣污染物的特征
相較于其他類型的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的主要成因來自于大氣污染物。根據我國大氣環境總體調查評估結果來看,我國境內的首要大氣污染物為懸浮顆粒物。在河北、河南、京津冀等地區分布濃度較高。而南方地區的酸雨現象則更為嚴重,特別是在四川盆地等周邊區域,遇到特定的氣候條件和天氣情況極易產生大面積的酸性降雨。2017年度全國二氧化硫總排放量2000余萬噸,而其中因工業廢氣排放所產生的占比達到了70%以上。
綜合以往我國大氣污染調查的數據結果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可以從中總結出全國范圍內大氣污染的總體特征。首先,可吸入顆粒物及各種懸浮顆粒物的占比較大。在一些人口分布密集,綠化面積少的地區,因綠色植物對于空氣凈化的能力有限導致空氣中的含菌量較高。另外,在一些偏遠地區和能源結構較為單一的區域,在以煤炭等資源作為傳統能源的同時,煤煙型污染的產生對于大氣污染也有直接的誘發作用。近10年來,中小型城市及周邊區域的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部分大、中型城市的污染排放總量雖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城市污染的類型及污染物的組成成分開始逐漸發生轉變,大、中型城市的污染主要來源為汽車尾氣等。最后根據地域劃分,我國北方地區的大氣污染發生率整體高于南方地區。
2? 大氣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與污染物監測
在研究和分析大氣污染的治理對策時,應充分收集以往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整體趨勢分析與考察,并結合我國大氣污染的總體現狀,結合區域特征及氣候條件進行個性化的對策制定。對比大氣污染物成分和污染物來源時,可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提升監測指標的采集準確性和數據的時效性。為后續的治理對策設定與污染防治措施的實施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另一方面,對于大氣污染的監測及防治措施的實施也可借鑒有關部門相關規定和要求中關于空氣污染治理的指導意見而進行本地化的改良與優化。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大氣污染的監測環節實施聯防、聯控、聯治的綜合監管制度,全面落實各項環境監管職能并開展問責制度。以此確保環境監測及大氣污染治理過程中的效率。除了現有環境監測技術外,也應加大新型技術的研發投入。通過軟件與硬件的聯合創新和高效的數據運算處理能力,將數字化的信息化監測體系應用于大氣污染監測中,同時聯合各環境監測設備及傳感器共同構成嚴密的空氣污染監測網絡體系。通過設置子采集站和綜合集氣管等方式,配合遠程數據通訊設備將檢測范圍充分擴大,使其能實時對監測區域內空氣所含有的各項目標污染檢測物進行全天候的動態監測。除了收集到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和成分占比外,也能反映出24h內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規律。
3? 大氣污染問題的治理對策
現存的大氣污染問題急需拿出切實有效的治理對策,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為理想的空氣污染治理效果。各有關部門需要聯合相關單位和機構,針對環境監測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氣象指標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并綜合應用各種先進的空氣質量評估方式結合大氣污染數據的實際分布情況,通過長期、定點、規律的監測行為,準確收集不同區域不同時段內的大氣污染物濃度及其變化規律。再結合對比數據結果進一步總結分析得出大氣污染的最終成因。從而有據可依地預測出污染風險及其影響的范圍面積。另一方面,在對污染物進行種類劃分的同時,還要依據我國新《環境保護法》及《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等相關技術要求做好大氣污染物的甄別、鑒定與檢測工作。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及時準確地對傳感器獲取到的氣象數據及空氣中污染物指標進行監測管理。
除了進一步完善監測過程外,還應設置自動預警機制。對于大氣污染監測數據進行實時的判斷和預警,并加強相關人員的績效考核及評價方式。對于存在違法、違規生產和直接向自然環境排放未經處理廢氣的企業和個人必須采取嚴厲的行政處罰。或視其情節輕重對其進行經濟手段和刑法制裁。大氣污染與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還可以積極調動公眾參與的熱情。宣傳大氣污染治理和保護的措施,實現全民聯動,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的治理效果。
4? 結語
現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各類先進技術的應用,傳統工業和制造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階段,一些產能低下且污染嚴重的行業也正迎來徹底的變革。新時期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應緊密結合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從污染物的來源及傳播渠道等角度進行合理的管控。在環境監測領域中,針對常見大氣污染物的監測過程還應進一步完善。從監測設備,監測流程及后續的數據采集處理和分析環節中都可進一步優化并充分保證收集到數據的準確性。同時根據監測結果查找實際的污染問題,并對產生污染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嚴格懲處,堅決杜絕污染物的直接排放,依法保護自然環境。
參考文獻
[1] 韓文濤.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與處理措施分析[J].大科技,2018(20):361.
[2] 呂觀海.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與處理措施分析[J].環球市場,2018(10):351.
[3] 諸葛瑞達,王左棟.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分析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8(12):85-86.
[4] 安勇.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及對策分析[J].環球市場,2018(15):387.
[5] 李麗.關于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與處理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