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國棟
摘? ?要:大學是我國教育系統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的責任與義務,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大學教育事業既迎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挑戰,為了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則需要學校能夠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手段,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度不斷加強。數學是大學教學的主要科目之一,不僅影響學生的整體成績,同時也關系到學生未來職業規劃和人生發展,所以對大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良勢在必行,本文針對大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融入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數學? 數學文化?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2(a)-0224-02
大學數學課程的學習中,通常會包含大量的定理、定義等較為抽象的內容,并且在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多數院校數學教學工作又以填鴨式教育為主,導致大學數學成為多數學生難以進行提升的科目,基于這種情況之下,則需要以有效的科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數學,深入剖析數學的本質,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將數學文化融入到大學的數學教學當中,不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切實落實文化素質教育的完美體現。
1? 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所面臨的問題
1.1 意識不足
數學作為大學的主要科目之一,其重要意義被家長、學校和學生所廣泛認知,但由于傳統教育體制長期以來所造成的影響,社會公眾通常以分數評判學生,而學校與教師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數,工作重心通常傾向于課堂理論基礎教育方向,致使數學文化的重要性模糊,難以落實到課堂當中。文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其本質意義在于通過教育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復合型學習體系,以便于學生更好的認知數學,體會數學,進而樂于在數學的知識當中汲取力量,所以數學文化對于大學生的學業生涯具有明確的重要性,但以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多數高校和教職人員意識薄弱,對數學學習的定義大多體現在做題和分析等層面,課堂教學工作當中,通常會大量布置超負荷的題海戰術,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肌肉記憶,但由于學生缺乏對數學的興趣和了解,導致在實踐過程中,依然難以正確應用數學知識,致使其學習效率遲遲不能提高。
1.2 教學模式落后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當中,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提高,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層次,在數字化和科技化的背景下,數學知識更加需要傾向科學化和規范化,才能對大學生未來就業和發展起到助力作用,但在數學文化融入大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模式落后,導致數學文化的概念籠統,在課堂當中的體現缺乏有效性。在當前社會人力資源供求關系失衡明顯的背景下,急需大學校園充分發揮自身工作主動性,調整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綜合實力,才能提高學生與社會之間的契合度,所以數學文化融入大學數學教育的改革也在逐步開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雖然初步具有數學文化意識,在教學工作開展當中卻難以找到有效手段,課堂教學也多以口授和板書為主,導致學生對數學文化缺乏真正的了解,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下降。
2? 大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2.1 樹立正確的數學教育觀和教學理念
理念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指導教師調整自身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所以為了能夠切實將數學文化貫穿于大學的數學教學工作中,首先則需要教職人員能夠明確正確的數學教育觀念。以當前多數高校的數學教學情況來看,由于教師自身意識薄弱,學生在課堂所學習的內容較為片面,盲目的做題不僅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更加成為學生的負擔,所以針對于此,則需要教師及時反思自身教學理念的問題,加強探索精神、創新意識的培養,挖掘學生自身潛力,進而實現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具體來看,為了樹立正確的數學教育觀念,教師應當對數學進行定義,確定數學對于自然科學、哲學、邏輯學、社會科學和藝術學的重要影響,在教學工作開展當中,彰顯數學的實際價值,才能真正將數學文化的思想底蘊普及與宣傳,所以正確的數學教育觀念應當包括大眾性、實用性、動態性和習慣性,其中大眾性和實用性要求教師能夠將數學文化緊密聯系生活,提高數學與學生之間的關聯性,而動態性則是創新的某種體現,要求教師不斷結合時代調整自身工作模式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探索意識,數學教學的習慣性,則是要求教師除卻在成績角度要求學生外,還應當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
2.2 豐富數學教學內容
為了能夠加速數學文化的融入,還需要教師能夠轉變教學模式,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以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方向,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豐富。豐富數學的教學內容,雖然會占據一定的課堂時間,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卻是對學生夯實基礎的過程,所以在數學內容的拓展當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數學史,數學的歷史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保障,在數學的發展歷程當中,不僅前輩先賢的開拓與創造能夠為學生帶來啟發,而且其中數學家所面臨并突破的困境,更加能夠成為學生的精神食糧,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學生能夠獲得潛移默化的提升,在未來面對數學問題以及其他問題時,敢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真正獲得創新能力與研發能力。(2)加強數學文化與其他科目之間的聯系,數學并非單獨存在于社會當中,以實際應用角度來看,數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和計算機等科學之間的連接緊密,并且某種程度來講,數學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或從事某個行業的基礎,所以在教學工作當中,需要教師能夠重視數學文化與其他科目的交叉應用,并通過彰顯數學知識的普適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3)數學方法的傳播,數學方法的傳播包括數學科學家研究數學的方法,或者用于解決其他科目時數學方法的應用兩方面,在教學工作當中,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調整并應用。
2.3 加強合作
大學數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系統性,在教學工作開展當中,教師雖然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和教學經驗,但卻并絕對權威,所以在課堂當中,教師應當適當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將自身定義為引導者和參與者,營造研究型課堂秩序,從而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以及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在研究型課堂當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作為研究的主要力量,對數學的知識內容提出質疑,并通過與教師之間的合作解決,發現數學知識的其他可能性,或是對自身疑問進行驗證,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且通過學生自主動手解決問題后,其信心也會相對提高,以便于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數學學習習慣。除卻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外,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小組方式,通過小組成員不同思想之間的碰撞,讓數學的研究更加深化,教師應當允許并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和創造,促進學生之間共同進行學習和感悟,以便于數學文化的整體氛圍形成。
3? 結語
在當前時代的發展當中,教育體系的改革要求教師除卻能夠完成自身教學任務外,還應當主動承擔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思想素質的責任,所以數學文化融入大學數學教學勢在必行,對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綜合實力具有明確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韓華,王衛華.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07(12):21-23.
[2] 金斯琴圖雅.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68-69.
[3] 唐金棟.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探討[J].讀天下,2016(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