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的,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來完成。翻轉課堂將傳統的教學結構在時空上顛倒了過來:課前,學生利用教師上傳在校園網上的數字材料,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查閱資料、與同學老師在線互動交流等方式完成知識的傳授;課上,學生開展協作學習,積極參與同伴、教師的互動交流和合作探究,實現知識的內化。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課程內容的提前學習
所謂“翻轉”,就是將傳統的學習過程顛倒過來。一般來講,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講解或者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而顛倒過來就是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已經對教材內容有了初步的學習,表現在傳輸方式上就是“知識接收”放在了“知識傳輸”之前。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第一個特點就是課程內容的提前學習。
(二)師生之間的互動接觸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雖然不少教師在課堂中設置了許多問題,力求能夠打造一個“來往問答”的課堂環境,但仍然擺脫不了教師“居高臨下”、學生“抬頭仰望”的問題,這也使得傳統教學方式下大部分學生是“被動”接收來自教師的內容。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則主張教師與學生應當處于同一個位置,以平等的態度、互助的方式來溝通交流,而這也是課堂教學模式的第二個特點——互動接觸。
二、翻轉課堂的實施方式
(一)改變學生傳統的語文學習方式
在翻轉課堂里,學生是主動地自主學習,教師是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在建構微課程時,我們嘗試用系統思維方法對問題進行整體策劃,追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效果。把一些課時較長的重點內容劃分成若干小主題,把內容相關的微課程組織成小專題,供學生選學,使學生明白自己所學知識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權重,集中精力學習,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高效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也可以在網絡資源中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學校的校園社區已成為師生微課互動的平臺,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翻轉課堂是一個構建深度知識的課堂,學生便是這個課堂的主角。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流程,學生在課堂上齊步走,學習新知識;課后自主學,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而翻轉課堂則是課前自主學,課堂中教師因材施教,或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在課前學到的新知識與技能。由于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這讓教師有時間與學生交談,回答學生的問題,參與到學習小組,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指導。在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效課堂不僅僅體現在語文、數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音樂、體育、美術、品德、科學等學科也正在努力構建著理想課堂。
(三)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查漏補缺
在傳統的“先教后學”教學模式下,教師會一一地將教材內容、知識要點悉數教給學生,這種模式的最大好處是避免學生出現知識點接收的遺漏,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對學生思想更多是“放養”狀態,特別是課堂內化環節的交流溝通,更是各種思想觀點的交融并進,因此,在經過上述環節的思想碰撞之后,雖然大部分學生都已經對文本內容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但教師仍然需要借助學習測評這個環節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查缺補漏。在學習測評環節,教師可以嘗試多樣化的測評方式,比如采取學生互問、團隊答疑、個性化輔導等方式,只要保證學生掌握了必須掌握的知識即可。
三、翻轉課堂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的變化
(一)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中心,而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學生開始自主探索,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自行管理學習內容、時間、進度,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翻轉課堂由“先教后練”轉變為“先學后練”,學生安排學習的能力、思維認知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發展,學習情感體驗得到豐富,學習信心增強。
(二)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與創新能力
課外時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課堂時間學生組成小組討論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翻轉課堂使教師成為與學生親切交流的伙伴,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與分享,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具體表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當教師由內容的傳遞者變為指導者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發展他們自己的協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彼此互相幫助、學習和借鑒。此外,還增強了課后家長和學習者的互動,學習者在家完成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在監督的同時也能積極參與其中。而互動性在語文課堂中有獨特優勢,一方面,“師生”互動演繹情思共鳴,另一方面,“生生”互動,激起思想碰撞的火花。語文學習要體現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純粹的書本知識,或者說是單純技巧、方法的內容似乎容易掌握一些,一些人文的要素,卻只有在師生交流、溝通、互動中,才能理解得更透徹,把握得更加深刻。語文課堂互動還有利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交際能力不僅是一個人能說會道的問題,而且是一個人與他人溝通的問題,與社會交往的問題,能融入群體中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問題。這也是語文學科要培養的又一基本素質。語文“翻轉課堂”在形式上打破傳統,淡化了課的形式,消融了師生在空間上的隔膜,拉近了師生、生生互動的心靈的距離。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不再拘泥于“教師講—學生聽”的創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改革中掀起了一股新風。從學科角度上看,語文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中的三大主流學科之一,其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與理解能力的培養也迫切需要更多的創新與優化,而從“教師——你要學”向“學生——我要學”轉變也讓語文課堂有了更大的變化和更好的體驗,并且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