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源莉
摘 要:在高中階段,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比較重要一門課程,學生通過學習物理可以獲取豐富的物理知識,并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高中物理教學必須創新教學模式。探究性學習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探究的能力,所以被廣泛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為此,筆者在參考一些文獻資料之下,對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的應用初探進行了簡要分析與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物理教學;初探
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對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高中生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對高中生課程的學科探究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比較抽象難學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必須創新物理教學方法。目前“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將“探究性學習”模式應用于物理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價值
首先,探究性的學習會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中,老師在物理課堂上只會單方面的給學生提出問題,講解問題,最后會把解題方法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很難學到知識要點,同時也缺乏與別人討論探究的能力。與傳統方法相比,在“探究性學習”的模式下,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針對問題,主動去查找與問題有關的資料,或者是與同學、老師討論,不斷探究學習。在這種學習的模式下,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充滿了挑戰和趣味,這樣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動力,使他們主動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從而在無形當中提高了他們的物理學習能力。
在物理課堂的教學中,物理老師的教學方式必須更加靈活。老師把探究性教學加入到物理授課當中,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而且能夠把教學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例如,老師可以適當安排探究性的物理學習活動,對某一章節比較難的部分進行全面的探究式教學,學生可以自由討論,說出各自的想法,寫在紙上,遇到特別難的問題時可以查閱資料、問老師,讓老師給學生提供一些解題的思路。在活動結束后,學生可以歸納、類比、總結。這樣就會使得課堂教學富于活力,不再死板、沉悶。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需要在老師設計的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例如,老師在教授《機械能轉化與守恒定律》這一課時,老師應做好相關的課前準備:“在教室合適的位置懸掛一根細的鋼絲繩,并且在鋼絲繩下懸掛一個質量固定的鐵球,老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與老師一起完成這個實踐活動,學生這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將鐵球拉開一定的角度,讓其貼近自己的嘴巴,之后再讓鐵球自由擺動,而學生自己則是站在原地等待球的返回。”在物理實踐活動之后,老師可以針對這個活動向學生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比如:①你們可以嘗試猜一下為什么鐵球能夠碰到該同學的嘴巴?②如果用力將鐵球推出去,并且給他一定的初速度,等到鐵球再一次擺回。但是,為什么偏離了最初的位置,這是為什么?在提出問題之后,學生可以相互討論五到十分鐘,在這過程中會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老師就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此外,在物理教學的探究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是主體地位,老師只是起到輔助學生學習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尋找方法的第一步不是急于找老師解決,而是通過問題自己先去思考查找想關資料,或者同學之間相互討論,通過這種探究性的學習方式來解決問題。
(2)開展物理實驗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老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做一些小實驗,以此來增加他們探究性的學習的興趣,高中的物理實驗大多數都是比較有趣的,學生對物理實驗課也是充滿了期待,老師如果能夠引導學生正確實驗,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發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造思維,例如:在“傳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實驗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到實驗室連接傳感器。在實驗之前,老師應該提前發給每位學生相關的實驗指導書,讓學生在做實驗之前了解實驗規范、按照實驗指導書來做實驗。學生在實驗中可以了解傳感器的原理和作用。一旦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可以請教會的同學或者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將問題解決。這樣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傳感器的原理和作用的認識,而且在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可以快速的解決。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探究性學習的環境下,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機會比較多,而老師只是扮演輔助的作用,在探究性活動中,老師盡量避免參與其中,不要對學生討論的問題隨意干涉,要尊重和鼓勵他們的想法,這樣,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在學習中得到了思維上的鍛煉,有助于提升他們物理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佟艷芝.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44.
[2]林飛.淺談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2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