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宗柳
摘 要: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在國民基礎教育中有著較大的貢獻,然而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下,班級授課制的問題也逐漸出現,為了更好培養人才,培養學生的興趣,基于此,本文論述了在小學數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教學
1引言
學生之間存在數學總體水平的差異,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遺傳特點,后天環境經驗等有差別所導致。教師的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然而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的存在,也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差異化教學。經常我們會說到因材施教,實際上就是考慮到學生水平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在小學數學中,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發展有早有晚會影響到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效果。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分層教學非常必要。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筆者重點圍繞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問題,分析自己的幾點看法。
2小學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考試表現等等時常在想我們傳遞著一個信息:這個問題我不懂。不同的學生“不懂”的問題往往是不同的。但是,教師有時候因為學生人數太多,難以關注到每一個個體,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學情。即使教師有察覺到部分學生的需求,也難以長期對這部分學生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有時因為教師要完成原有的教學計劃,而這些計劃本身是沒有分層的,教師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只能以教師為中心,照顧大部分學生。不論是何種情況,何種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不到在學習上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那么這部分就難以真正實現自身充分而全面的發展。在同一個教室中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會有不同的訴求。而這些訴求在我們耳邊反復提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刻不容緩。分層教學模式尊重不同學生的不同個性差異,這是分層教學模式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對學生有針對性的教學,使每個學生在成績、個性、思想等方面都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與準備,實現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全方位發展的美好愿景。分層教學模式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個性,這樣不僅是小學數學,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都會得到提高。
3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實施的措施
3.1對學生按照水平進行不同的分層
分層教學,第一個步驟就是對學生進行分層,按照學生水平的不同,分成幾個層次。雖然說每個學生在水平上都不是完全等同的,然而,如果開展一對一的教學的話,也非常的不現實。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能夠根據學生的水平特點,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將水平相近的學生劃分為一組,這樣可以照顧到學生的差異性,也能夠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共性。因此,科學的分組要求的重點內容主要是學生目前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是相對比較有效的指標當然不能完全憑一次考試的成績來進行劃分,要選擇近幾次考試的一個平均成績來進行分組,這樣的分組方式更為科學和嚴謹。在后續的教學中,學生的成績會發生變化,因此教師也要及時的把學生的組別進行變動,以適應他們成績變化所帶來的學習方面的需要。
3.2教學設計分層
實施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就要在教學設計時充分預想學生的差異性,在備課中不但要準備教材內容、教學方法,而且還要對學生的學習差異性進行充分的考慮.要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進行差異化的設計與選擇,要充分站在高、中、低三個不同層次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問題,要堅持讓“高層”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做到“吃得飽”,讓“中層”學生得到發展,讓“低層”學生“學得會”,這樣才能保證分層教學取得較好的實施效果.例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知識的教學時,對于“低層”學生只要求他們能夠掌握圖形的面積與周長的計算方法即可;要讓“中層”“高層”學生不但掌握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還要引導他們對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圖形形狀發生改變時面積和周長如何變化進行深入探究。
3.3教學任務分層
3.3.1注重整體
教師由于經過長時期的傳統數學教學實踐,短時間內并不能完全擺脫傳統教學理念束縛.雖然教師能夠意識到要注重整體,不能忽略個體,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會情不自禁地將教學重心偏向優等生和普通生.因此,經常會加重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心理負擔,導致他們的成績越來越差.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際,不斷進行教學演練,加強每一階段的教學工作,注重整體,避免發生忽視個體的現象.
3.3.2教學實例初探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比一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高層次的學生,筆者安排了自學的教學任務,讓他們通過自學的學習方式來總結規律,進行探討.而對于低一層次的學生,筆者先給他們展示一些導學思考題,引入他們進入學習狀態,讓他們根據導學思考題來思考探索.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進步,在教師的準確引導下,所有學生才能夠最大化地吸收課堂新知識,并激發潛能,最優地完成教學任務.
3.3.3教學評價分層
教學評價分層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不可忽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評價分層,教師可以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分層教學目標和分層教學任務來進行教學評價,每一個評價結果都具有針對性、獨特性和見解性.教師不必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得到應有的教學評價,避免評價不公現象發生.教師應該注意到分層評價一定要結合學生完成教學分層任務的情況和學習狀態,實事求是,切不可一味照顧學生的心理而片面鼓勵.分層評價是一個客觀科學的過程,教師一定要實施好每一個環節。
4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可以針對學生之間水平的差異而重點開展。學生水平的不同,反映到教師的教學要求也會存在不同。科學開展分層教學,可以給學生更加全面的教學指導,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好的收獲。
參考文獻
[1]王向桃.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253.
[2]朱雪云.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