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鑫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環節。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性格培養等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文章闡述了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及新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媒體時代思政育人工作的新思路。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政治色彩的育人工作。新媒體時代為高校的思政工作注人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改變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但是復雜的虛擬網絡環境為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習總書記也高度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會議上多次強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因時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現狀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數字雜志、微博、微信等媒體形態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且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與傳統的報紙、電視不同,新媒體是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通信技術等新技術的融合下出現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具有及時性、開放性、虛擬性、交互性等特點,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大學生。大學生作為主要的使用群體之一,在學習、生活、思維、心理等方面都會受到新媒體的影響,給高校的育人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學校和學生為主體,由于大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教育背景不同,因此在價值取向、對社會的認知程度上會有所不同,大部分大學生還是積極向上的進步青年,只有少部分人受網絡影響,呈現出思想覺悟低,理論學習欠缺,產生了享樂、拜金、自私現象。但總的來看,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的。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新媒體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樣化,傳統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主要通過課堂的說教,書本知識的學習,還有對學生進行會議精神面對面的傳達等方式進行的。而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變化。比如,部分的高校把新媒體APP平臺運用到學生的周末點名制度中,通過發送定位進行簽到,方便快捷。另外利用新媒體的平臺,可以向學生推送一些校園活動通知、國家政策理論學習內容、新聞熱點內容等,超越了以往的育人在時間、空間地域上限制,使大學生們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中的運用,創新了育人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學校和教師們的歡迎,但是新媒體的一些消極影響也逐漸的顯現出來了。虛擬的網絡世界,信息紛繁復雜,真假難辨,一部分防范意識不強的大學生就會不小心掉進不法分子的陷阱。例如,學校里兼職的小廣告,代寫代駕小廣告等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欺騙性。高校老師一般是不能及時、準確的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的,學生只有受到人身和財產損害后求助于老師,才被教師知曉。這些復雜難辨的信息給高校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創新方法
(一)提供大學生正能量的交流平臺。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大學生們提供一些交流發聲平臺,以便于學生們吐露心聲與表達內心的看法。高校建立的官方微博,微信群等新媒體平臺,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們了解國家、社會的發展,無形中接受了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新媒體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引起大學生們對社會事物進行思考,提高辨別能力。
(二)高校加強新媒體輿論的引導與監管。面對虛擬網絡上真假難辨的信息,思想單純的大學生們面臨著種種的誘惑與危險。早在2017年國家就已經頒布了相關的法律來規范、凈化網絡環境。學校也應該制定相應的新媒體運營的具體規范與操作,對推送消息的起草、審核、發布、推送都要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另外,高校還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起學校的多媒體監控平臺,對學生的新媒體平臺適時進行監控,對于那些消極的、有誤導性的、不實言論進行及時的刪除,凈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環境。
(三)優化新媒體教育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對象主要是大學生,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實現的,而不是一味的說教。新媒體時代,高校的新媒體平臺可以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展示各個院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與發展動態,并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學生利用這些學校自建的新媒體平臺了解各類校園信息、社會熱點及節目播放等,同時大學生可以在交流區進行及時的評論及互動,主動參與到思想教育過程中來,自己教育自己。新媒體平臺在與大學生的互動中不斷的優化、完善,使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學校家庭教育的互通模式。以往由于地域空間和時間上的制約,各高校在與學生、學生家庭的互通上存在諸多不便,就算偶爾有一些電話溝通也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在新媒體時代,家長就可以通過學校的交流平臺與教育者的個人賬號實時了解學校信息及學生的思想動態,還可以通過留言、語音、視頻等與學校、教師、學生本人進行及時溝通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形成了學校針對學生個人的小教育平臺,提高了大家交流的效率,使得每位大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良好性格的培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面要不斷創新工作的方法與理念,與時俱進,促進育人工作的信息化、科學化的水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實現多種方式的運用,通過新媒體工具、平臺的使用,有效的改進與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爭取在新的時代里,抓住新的機遇,開創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新局面、新氣象。
參考文獻
[1]曾志嫘.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初探[J].法制博覽,2018(32):298.
[2]胡中肖.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新西部,2018(17):127-128.
[3]鄧亢.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研究——基于輔導員視角的育人途徑新探[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29(2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