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介彬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體系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與章節內容相符合的單元主題圖,它與每一單元的內容都密切相關。單元主題圖既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又可以讓學生對單元的教學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單元主題圖為小學六年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要根據單元主題圖的內容總結出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進行復習和整理,使學生們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數學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們探索數學知識的奧妙,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從而解決現實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并且發展自身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單元主題圖;有效應用
一 西師版小學六年級數學單元主題圖教材編寫的特點
數學知識的拓展與應用,與小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西師版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材注重選取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實例來呈現出數學的教學內容,凸顯出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師的教學應由淺入深,以求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初步體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步深化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和認知數學知識的應用。在碰到不能夠解決的問題時,及時詢問教師或與同學進行交流,以求問題得到驗證并且解決問題。教師為了突破在進行數學教學時的重難點,要聯系單元主題圖所展示的內容輔助教學,充分給學生提供主動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觀察、思考、探究活動中去,找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掌握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二 如何有效應用西師版小學六年級數學單元主題圖
(一)教師要展示動態效果,讓單元主題圖“動”起來
學生身臨其境進行數學學習往往比教師一味地講述的效果更好,書本上的內容都是靜止的,而且學習數學知識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很多教學內容會讓學生們產生枯燥感。但是如果教師讓課本上的內容“活”起來,讓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那會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們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優點,改變數學在學生心中的枯燥的形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多媒體進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很好地讓數學知識“活”起來。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生活中有關圓柱和圓錐的圖形和建筑,書中給出的單元主題圖是關于圓柱和圓錐的建筑,但是如果再利用多媒體就可以向學生們展示更多的建筑圖例,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新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形的魅力,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二)跳出主題圖的框架
教材的畫面是靜止的,小學生思維能力薄弱,所以就不利于學生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多媒體使原來靜止的主題圖變成動態的,使觀察的結果變得容易理解。眾所周知,主題圖為教學呈現了一種方向,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在掌握教材的同時,也不能被教材束縛,要讓數學的單元主題圖發揮更大的價值。單元主題圖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們參與進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主題圖為學生們呈現出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在教學活動中領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體驗到數學對于生活的價值。
(三)激發學生的興趣,掌握單元主題圖所展示的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發揮單元主題圖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很多學生覺得數學知識很枯燥,那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教師要將單元主題圖變成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故事情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從而讓靜止的單元主題圖在學生的腦海中變成活躍的畫面。課本上的單元主題圖大多數都是直觀地展示章節的重點知識,是靜止的畫面,缺少必要的思考過程,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們呈現這一部分內容,很容易讓學生形成思維障礙。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教師應教會學生積極轉變自己的思維,加強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將語言的表達能力轉化為實際的操作。
三 結語
總之,單元主題圖是數學知識必不可缺的一項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主題圖所帶來的優點,將數學思想滲透進學生們的思維中。教師只有充分進行創新教學,靈活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教學工具,將單元主題圖作為學習數學的載體,合理利用單元主題圖,發揮主題圖的功能和價值,了解單元主題圖的深層含義,才能盡快達到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谷鴻俠.巧用數學主題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3)
[2]李世治.數學主題圖應用加工的技術處理[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12(11)
[3]唐金海.主題圖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詢[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