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辰
摘 要: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應該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英語教師要重點做好課前“互說”、仔細模仿、角色表演、背唱兒歌和口試嘗試等環節的指導工作。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表達能力培養
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兒童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加強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是新時期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努力方向。教學實踐表明,要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教師正確的指導方法和學生恰當的訓練方法必須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 課前“互說”
以英語為母語的小學生,他們隨時都在說英語。但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漢語占說的統治地位,這種情況常常會給英語學習帶來一定的“負干擾”。因此,教師就更應該多給中國小學生創造隨心所欲的說英語的語言環境。例如,我每次上英語課(課時40分鐘),新授課前,一般給孩子們5至10分鐘時間,讓他們相互說英語,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說錯也好,說對也好。實踐證明,很多學生就在說錯的過程中慢慢地說對了。當然,小學生課前“互說”的內容就是已學的課文內容,或新課將學的內容。其中,有一部分說的能力較強的學生在“相互說”的幾分鐘時間里,就能把要學的新內容說懂了,說流利了。從而也說出了小學生的自信心,說出了興趣。
二 仔細模仿
小學生的模仿力很強。所以,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要指導他們學會模仿。第一,要引導學生出聲模仿。只有出聲才能讓自己和別人聽得見。模仿時應指導學生盡力做到落落大方,口形到位,口齒清晰,有板有眼。第二,應要求學生仔細模仿。小學生學習英語由于受認知水平所限,往往有個“慢熱”過程,并非是一次性模仿就能奏效的,對于習慣說漢語的初學者來說更是如此。第三,教育學生在模仿時要有真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畏難情緒。為此,每一節課都要盡可能充分利用現代直觀教學手段,通過多種視聽途徑把地道的英語傳給每一個孩子,以“先聽后跟讀”的順序反復模仿。
三 角色表演
英語角色表演,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很強的交際性語言活動。它符合小學生好動、好奇以及喜歡模仿與表演交際的個性心理特征,同時也符合英語教學的應用性特征。小學生的表演技能雖然有高低之別,但他們一般都會表演也喜愛表演。所以,每一堂英語課,當小學生隨著錄音反復跟讀之后,接下來便是角色表演了。教師要讓小學生在具體的表演中通過角色對話去實現劇情發展,在劇情推進中培養和提高他們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角色表演要做到:第一,課內外相結合。課堂上師生示范表演,課外分小組表演,讓每個孩子都有表演的機會。第二,師生共同參與。表演時為增加愉悅氣氛,可準備一些簡單道具。如師生佩戴頭飾和仿真面具,再加上音樂相配,創造真實的情景,小學生更容易進入角色。同時師生一起擔任角色,既融洽了老師和孩子們的關系,也消除了孩子們的緊張心理,從而真正做到了“玩中學,樂中學”。
四 背唱兒歌
兒歌是語言的藝術,不僅簡潔明了,而且節奏明快,易懂易記,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因此可以鼓勵他們根據所學內容創編兒歌,自編自唱,同時也可以指導他們選擇一些英語報紙或書刊上的兒歌,如:食品歌、國名歌、動物做早操歌等。English-Chinese Songs for Children.讓孩子們在手舞足蹈和拍掌應和的氛圍中背唱。一個學期,每個小學生能背唱二、三十首,能自如地脫口而出。這樣,兒歌既激發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又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口語材料,使孩子們在兒歌中有趣識記,在兒歌中快樂體驗,在兒歌中展開想象,他們必然會感到英語學習其樂無窮。
五 口試嘗試
口試是檢測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手段,同時,它又具有鞭策的性質和鼓勵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口試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1)設置情景,讓小學生根據所給情景,設計一個對話。英語對話情景的類型主要有教材原本情景、生活真實情景、表演仿真情景、游戲創設情景、活動模擬情景等。但不論是何種情景,在設置時應注意兩點:一要切合對話內容,有利于對話的順利進行;二是情景要素應具體,使學生有話可交流。
(2)圍繞一個話題師生共同對話。在口語考查中,除了通用的方法外,我還采用了“民主評議法”。首先成立師生考查小組(小組人數約占全班人數的20%),然后根據每個學生平日課堂上的口語表現進行評議。經過嘗試,課堂上人人能動腦、動耳、動口,活躍了口語學習氣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們聽的能力和說的能力。連有些膽子小、性格內向的學生也受到了鍛煉,人人敢于開口說英語,大大調動了各層次學生口語訓練的積極性。
總之,課堂上通過各種形式的操練,孩子們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英語教師的精準設計和方法指導,更需要學生們積極參與,協同合作。
參考文獻:
[1]路璐.如何在英語情景化教學中提高孩子的聽說能力[J].讀與寫,2019(9):182.
[2]孫瑞.情景創設在小學英語口語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教師),2017(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