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莉婷
摘 要:虞永平教授在談到幼兒園課程建設時指出,要“真正從幼兒的發展需要出發,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從大自然大社會中獲得資源”“教師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挖掘、探索這些課程資源,并探索引導幼兒活動的有效方式。”以我園“種植油菜”為例,孩子們在不斷累積經驗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知識和經驗,更形成了終身受益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關鍵詞:課程建設;種植活動;課程游戲化
一 活動的緣起與前期經驗
幼兒園后面有一塊廢棄的大操場,因為無人關注,時間一久就變得雜草叢生。在成人眼中,那里亂糟糟的,沒有絲毫吸引力,可是在孩子們眼中,那里開闊又神秘??粗⒆觽冄劬餆o法遮掩的熱切光芒,眼前不就是現成的自然環境資源嗎?
兩周過去了,大操場的面貌煥然一新,種植基地已經初具規模。這個時候,班級自然角中的油菜已經長到了兩寸來高,碧綠碧綠的,很是喜人。油菜的移植工作刻不容緩。
為此,我發動小朋友聯系家長,找到了懂得移植技術的顧奶奶來幫忙。種完以后還拿著自己帶來的水桶到水池里裝滿水,給油菜苗澆點水。在澆水的過程中孩子們覺得桶里的水太重不好抬,便嘗試著合作抬水,有的幼兒就想少裝些水,多運幾趟。
分析:在整個移植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關注著油菜的生長,而且發展了協商、合作、堅持等品質。只要天氣好,孩子們在晨間活動的時候總會帶上小水桶去種植地給油菜澆澆水,拔拔草。在孩子們的細心照料下,油菜一天天茁壯地成長起來了。但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困惑,我們將和孩子一起在活動中去找尋答案。
二 生成活動:觀察小油菜引出大發現
場景:“老師,油菜怎么長大了?”
中午,我帶著小朋友到后面的菜地里散步,小朋友們來到菜地發出了感嘆:“哇,我們種的油菜怎么幾天就長這么大了。”我問:“才幾天嗎?”孫孫又若有所思地說道:“不對,是不是寒假長的?”熙熙也感嘆道:“我們沒去照顧它,它是怎么長得這么高的。”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孫孫又說:“是老天爺讓它長這么大的吧。”“老天爺怎么讓它長的呀?”“估計是老天爺下雨給它澆了水,它就長大了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析:《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好奇主要表現在喜歡接觸大自然和新鮮事物”,孩子們喜歡到戶外做游戲,到大自然中去并常常為周圍的事物所吸引。這不,寒假過來油菜花長勢喜人,孩子們不就被猛長的油菜苗吸引了嗎?他們駐足觀看,心想:是怎么長高的?好奇心的驅使引發了孩子好問的特性,孩子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作為教師,我要支持他們自主性地表達,讓他們暢所欲言。
三 尊重幼兒自主創作油菜花,傾聽幼兒的表達
在三月份的時候,我們種植的油菜開花啦。《指南》在藝術領域的教育建議中給出了這樣的原則“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美的事物”“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賞美”。這不,成片的油菜花地給予了幼兒藝術表現和創造的機會,孩子們興奮地帶上了小畫板,來到了我們的油菜花地,把這美麗的景象記錄下來。
活動后我們把孩子的作品張貼在樓道邊展示,孩子們放學時拉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介紹今天的收獲時滿臉的笑容,看來他們真的很喜歡這次活動。
四 適時支持和推動幼兒收油菜籽,分工合作成效大
等滿目的金黃散去,又過了大半個月,油菜籽逐漸成熟了,到了收獲油菜籽的時候。
今年的五月似乎特別的炎熱,還沒有到盛夏氣溫已經連續四天達到了30℃,但這并沒有消減孩子們的熱情。孩子們集中了一下,大家一起討論:“明天我們就要去戶外收油菜籽了,天氣這么熱,我們該做哪些準備呢?”琪琪說:“我們可以帶帽子遮陽?!逼渌⒆友a充說:“還可以涂防曬霜,穿防曬衣,帶帽子?!薄翱磥?,做好準備很重要,明天你們可別忘啦?!钡诙?,大部分孩子都帶好了“裝備”出發去了油菜地。
豐收時,團隊合作很重要。部分孩子剪油菜花桿,其余孩子們自發地排成一長條開始傳遞油菜花桿,可是一會兒娜娜發出了抱怨的聲音:“哎,前面的小心點,你看,你們把籽都撒在地上了?!贝薮抟宦?,急了,辯解道:“我們又不是故意的嘍,手輕輕一碰它就掉下來了呀?!毕柘椟c了點頭,補充道:“是的,這樣吧,我們不要拿上面,拿下面?!逼渌硕急硎举澩又鴤鬟f的時候,他們每傳給下一個人都會小心叮囑道:“哎,小心點啊,拿下面。”就這樣我們把油菜花桿成功運到了布上。
關于油菜的探究活動仍在繼續,在一次次的探究摸索中,教師的課程意識在不斷清晰和增強,并通過實實在在的課程實踐活動,有了滿滿的認知和收獲。幼兒作為快樂、主動的油菜種植者,其興趣得到了尊重,發展需要得到了滿足。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沈清.“新行為課程”視野下幼兒園種植活動探索[J].幼兒教育,2017(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