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姣
摘 要:為了改變傳統教師主導課堂以及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提出了小學英語“真學課堂”的教學策略。教師要積極研究教材,認真分析小學生的心理及認知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真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程;英語;真學課堂;策略
在新課程背景之下,小學英語提出了“真學課堂”的教學策略,以先學后教、先練后評以及先生后師為基本原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合作互助,讓學生有效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引導服務學生學習為主,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一、明確教學角色定位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改變“一講到底”的局面,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學習時間,當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以及評價者。重視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以及民主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充分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活躍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能更加高效地學習。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不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應當精心設計教學流程,讓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自主地學習。
教師要重視傳授給學生英語學習的技巧與方法,控制學生學習的節奏與進度,關注學生是否能有效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組織安排合作學習時,認真準備合作學習任務,清晰認知到哪些任務是可以通過學生自己解決的,哪些是需要教師引導解決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例如,教學At the zoo時,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分別飾演教材中的動物角色,進行聲音的模仿。這樣課堂氛圍就可以有效活躍起來,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之中對單詞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英語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教師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保持內部驅動力。自主學習是目的、有組織、有任務的學習,而不是放任學生“自由”學習。通過一些常規的教學訓練,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進入到自主學習的狀態之中,同時要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讀、寫以及思考。教師在布置自主學習任務時,不僅需要學生進行思考,同時還應當滲透一定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教學Weather時,教師可以運用優化預習階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天氣的卡片引導學生,讓學生將教材中的內容以書寫或者繪畫的形式填到自己的天氣卡片中;同時教師制作思維導圖,以Weather為關鍵詞,讓學生搜集更多與主題有關的內容,繪制到思維導圖中。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求具體完善,只需要憑自己的喜愛去完成即可。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自主預習,學生就能夠初步掌握本節課所要教學的內容,這樣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加輕松,印象也會更加深刻,知識也會真正內化吸收。
三、引導學生有效進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需要做到“因事而合作”,只有當學生遇到問題無法獨立解決時才需要進行合作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再進行合作學習。例如:在教學顏色類單詞時,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顏色單詞,之后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如所喜愛的顏色以及喜歡顏色的原因等,之后綜合組內成員意見,進行課堂展示。當學生具有一定基礎之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創造英語歌曲,每個人都需要寫一句。如淘氣的Monkey喜歡blue的天空,美麗的bird喜歡white的云彩等。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顏色的記憶與理解,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單詞的運用與創造,既讓學生掌握了英語基礎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
四、積極評價,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積極評價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成果要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對待不同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評價反饋獲得成功的體驗。尤其是對待一些學困生,教師應善于發現他們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信心,讓他們經常能通過英語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激勵他們,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積極研究新課程背景下“真學課堂”策略,明確教師的角色定位,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所以每一位教師應當積極研究教材,認真分析小學生的心理及認知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真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黃遠振.論課改新理念在英語課程中的體現[J].課程·教材·教法,2004(10).
[2]沈建峰.淺析“真學課堂”策略的實施[J].小學教學參考,2015(21).
注:本文系白銀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推進“真學課堂”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BY[2018]G174。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