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戰霞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語文教師應有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與技巧,使其能夠多角度、多維度、充滿創意地進行閱讀學習。對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深刻地對課文進行閱讀和理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基于此,將對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實踐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學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
從我國當前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現狀能夠看出,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效問題,部分教師沒有充分理解教學模式創新的含義,為了突顯自身獨特的教育風格,往往在一堂課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課堂氛圍較為活躍,但一堂課下來學生究竟學到了多少知識卻不得而知,嚴重影響了教學實效性。因此,在閱讀課堂中擺正教師的位置,教會學生如何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顯得十分必要。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以讀代講、天馬行空,使語文課堂華而不實,有效性難以提升。對此,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開展語文閱讀有效課堂。所謂的有效課堂,主要是指教師在先進的教學思維指導下,通過一段實踐的實踐教學后,使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的進步與提升。在有效性課堂中,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施教之功,巧在授法”,即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承擔激發、引導的作用,使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激發閱讀和學習興趣,從而愿意學、樂于學、想要學,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此來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師應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打破以往硬性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使以往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在讀與寫方面的差距逐漸拉大,更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指導與啟發下,使自己的閱讀與寫作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學會學習是學生的必備能力,而教會學生學習是教師的責任,對此教師應清楚認識到施教之功,巧在授法,具體措施如下。
1.通過高效指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場所,學校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使學習質量、自主性、思想品德得以提升。指導主要包括學法與認知兩個方面,其中,學法指導是指教會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知指導是指提高學生掌握新知識、提高心智、鍛煉思維,使其能夠將所學知識轉變為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再見了,親人》一課時,課文中提到了“雪中送炭”一詞,這時教師開始對學生進行指導,首先讓學生查字典了解該詞的本義,然后教師讓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空著肚子,與敵人拼了三天三夜”時,大娘送來了打糕,為部隊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援,這樣學生便能夠掌握該詞應用的具體情境,最后教師讓學生概括出解詞方法,并根據該詞自己設計應用情境,鍛煉成語的應用能力。當學生練習完畢后,教師又為學生提供了新的成語,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學習和了解,以此來培養自學能力。
2.善于疏導,攻破閱讀重難點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面對閱讀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小學生受接受能力的影響往往一時難以充分理解,這時教師應善于疏導,采用質疑—分析—解析的方法,使學生思維頓開,解決疑惑,了解其中深層含義。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課時,學生提出疑問“諸葛亮沒有經過曹操同意便借箭,也沒有歸還,為什么要用‘借這個字呢?”這時教師要求學生詳細地閱讀課文,并分析箭是從何處來?又是怎樣歸還的呢?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了解到在后期交戰的時候將全部的箭射到曹營當中,由此歸還。學生在了解以后不但敬佩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且對課題中的‘借字的應用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在感嘆語文文字魅力的同時,也對閱讀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3.借助典型句式,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文章的寫作背景較大,小學生難以理解,從而影響了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可愛的中國》一課時,作者的寫作背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較遠,因此學生很難切身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思想感情,勢必會影響整篇文章的閱讀與學習效果。這時,教師可以借助文章中典型句式,在學生與作者間找到契合點,從而拉近二者間距離,使學生能夠理解作者寫作意圖,產生情感共鳴。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圖片來展現母愛,并引導學生從文中尋找能夠體現該圖含義的語句,學生通過閱讀發現第四自然段中的排比句最為合適,這時教師通過祖國母親的比喻使學生了解到作者筆下的“母親”正遭受著怎樣的折磨,并為學生播放一些立體圖片,引導學生用文中詞語來形容,學生不難說出“江河破碎、國弊民窮”等詞。通過引導,學生能夠理解作者寫作的大致含義,再通過對比閱讀的方式,學生更容易理解陳述句與反問句間在表達效果上的差異,使學生更加理解母親的“傷心”,使文字化為情感,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愛國之心。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注重素質的培養,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更應掌握科學的自學方法,在教師的引導與啟發下輕松愉悅地學習更多語文知識,在閱讀訓練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與寫作水平,為初中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實現健康、多元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群.小學高年級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6(46):291.
[2]高娟.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 2015.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