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曉娟
摘 要:如今,全社會都在關注著子女的教育問題,教學課堂是孩子接受新知識的主要場合,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這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學優(yōu)良效果的實現,課堂不再是輕松學習知識的地方。追求“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發(fā)展”就成為當下教育部門著重關心的問題。分析了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的一些情形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式。
關鍵詞:語文課堂;效率;小學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老舊的思維模式早已不再適合現代的教學,它要求超越傳統的“死記硬背”型,創(chuàng)建一個新穎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思維中,學生會主動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而不再是老師機械死板地傳授。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最大程度的調動,這種教學方式下,每一個學生的特色都會展現出來。很多教師開始接受這種教育理念,并開始運用于教學課堂,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但是,有一些新型課堂卻明顯帶著劇本化的表演,表面上是“探索型”“交流型”,實際卻依舊是“知識填充”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仍是有待解決的嚴重問題。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潛力,促進教學有效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資源是學生知識的源頭,它的質量、提供方式都是需要充分考慮的。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就是整合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看怎么樣可以用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方式讓學生消化吸收這些知識,使得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可以輕松地探索,切記不可以忽略學生本身的自我感知。
比如曾看到一則《趙州橋》的課件,該課件的主要內容是展現趙州橋所在的位置和全貌的圖片,卻沒有解決本次課堂重點“正確理解第三自然段的深刻含義”以及難點“為什么趙州橋是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的內容。雖然課堂整體是生動的、積極的,但是課件運用錯誤導致沒有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并不能深刻理解趙州橋為什么是一個創(chuàng)舉,他們記住的可能只是趙州橋的樣子。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吸收知識的速度。但教師在設計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的,也是最應該明確的是本次教學將要傳授給學生哪方面的知識,明確目標后再根據目標設計課件,讓學生感受到除了文字以外的文化魅力,輕松地體會學習內容。
二、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調動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
學生是教育過程的主體,任何教育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的,他們才是核心。老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他們更像是一位領路人,帶著學生走向正確的軌道,其他的還是要學生自己探索。老師需要做的是前面我們所說的整合教學資源,然后發(fā)揮作用的就是學生自己了,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學習進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務。
如學生在學習《背影》時,學生自由分組,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每個人選出自認為本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去講臺上朗讀給其他學生并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使全班同學都能詳細地看到其他同學對于本文的想法狀況,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各自展示出的學習成果提出相關問題,以引起全班同學更深層次的思考,讓大家在思考中得到成長。
在教學過程中,主動性是極其重要的,學生主動性越大,整個課堂就越活躍,學生積極性越高,課堂有效性就越大,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最大程度激發(fā)出來,此時的教學成果是最明顯的。教師這邊要做的就是對學生多加鼓勵,鼓勵他們多自己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在思考中成長,給予溫暖的關懷和正確的指導。學生在鼓勵與表揚中會進步更快,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才能有效。
三、共同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實現合作,提升教學質量
目前課堂教學模式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大家坐在一起提出問題,獨自思考,相互討論。俗話說,合作才能共贏。設想如果整個課堂上,一位同學長時間發(fā)言,占用大家絕大多數的時間,這個時候,其他學生都會成為聽眾。我們希望的是看到大家一起互動起來,大家相互討論,各抒己見,共同學習。教師應做的是創(chuàng)建好學習小組。
例如,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一課時,老師設計了這樣的情節(jié):“你認為故事中誰是最可笑的,并說明理由?找出體現這個人可笑的情節(jié),并以表演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小組談論、表演學習的形式下,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學生的目標,學生覺得只要我努力就可以看到效果,這種思想的指引下,學生更加愿意去嘗試,因此教學有效性實現最大化。
作為教師,需要做的事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習的氛圍,這種氛圍下大家能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合作學習更有利于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最大帶動起來的情況下,教學效率也明顯提升。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我們做到很多方面,我們在以教學理論為指導的前提下,要不斷深入探索、歸納總結、敢于創(chuàng)新、實現完善,運用一些小技巧使得整個課堂充滿生機,真正意義上實現課堂有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壽彩.基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低年級“有趣有效”教學方法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37.
[2]劉艷陽.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預習、朗讀、復習”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6):25.
[3]陸陳菊.學科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13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