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寫完后只有反復修改才能成為一篇成功的習作,修改的過程也是提升學生用詞和遣詞造句能力的過程。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寫作的成功。在現代教育技術普遍應用于教學的大背景下,可以嘗試在作文評改中加以應用。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作文評改;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這一句話說明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們在作文寫作評改指導教學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從閱讀教學的拓展遷移,到作文評改指導的講解分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豐富的資源,形成了一些作文評改方面的經驗和方法。
一、多媒體展示學生習作,師生互相學習評改方法
語文教師運用多媒體在電子白板上展示全班學生作文,選取好的、中等的、差一些的作文各一篇,可以作為評改的作文打印并下發給學生。教師預先要進行備課,然后指引學生反復閱讀,形成語感。要求每一位學生提出自己的評改建議。教師在電子白板上當堂展示評改示范,在修改過程中運用作文修改符號:調、刪、增、改,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怎樣評改作文;另外,要求學生發現習作的優缺點,學習賞析字詞句篇,嘗試書寫批注;并啟發引導學生看格式,看書寫,反復讀感覺語句是否通順。隨著修改次數的增多,然后對文章中心明確與否,選材圍繞中心與否,開頭和結尾等方面進行評改,再進一步指導學生書寫作文評語。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因為完成的速度不太一樣,就要求語文教師隨時注意。要因人而異,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例如那些寫作文快的孩子,就要進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提升寫作能力。與此同時,在面向絕大多數的基礎上,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作文中的突出問題、主要問題集中加以解決。對那些書面評改掌握得不好的學生的作文,教師可以先單獨批閱,然后與出現問題類似的學生面談,分別逐一指出批改中的問題并說明原因,再讓學生反復朗讀幾遍,讓學生從整體上去體會這樣評改的目的作用,教師要反復提醒或提示需要修改的地方,這樣以后再讓學生自己批改。學生完成后,教師再與學生進行面批。這樣做的目的是對癥下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作文的寫作水平。
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開展自評
唐代詩人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好的習作都是反復修改的結果。因此教師要求學生要反復自評自改,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評自改的目的和意義,要教給他們方法,使學生對于寫作不再有畏懼心理,逐步養成善于評改作文的良好的寫作習慣,要把誦讀法、推敲法等方法融入自己的寫作過程中。
學生第一次寫的作文總會因為時間緊、思想不周全的原因,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可以采用回頭看的方法,一定會發現許多問題,為了一篇好的作文,學生一定會冥思苦想,想出修改意見。所以,語文教師要不斷鼓勵孩子,讓他們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反復修改,在寫作中養成自評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修改習作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學會自審文題,再審結構,自審內容,推敲用詞,通順文句等等。文章自改完成后,學生還要反復朗讀,邊讀邊推敲,再細致加以閱讀品味,這時候學生還能發現文章中的問題,再引導學生回到經歷過的事件中去再體會,再消化。教師根據學生批改情況,選取典型作文,讓他在班上作自評講解,在電子白板上加以演示,讓學生互相交流修改的經驗,學生會感到親切,從而提高學生對寫作文的認識,逐步強化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以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為平臺,實踐作文評改策略
教師根據新課程寫作訓練的要求,在嘗試自評修改的基礎上,可以要求全班學生共同討論,對范文進行合作評改,讓全班學生在合作修改范文的實踐基礎上獲得修改作文的經驗和技能。
小組評改法。按照學生寫作水平和評改能力,將學生按同組異質的方法分成5~8人小組,讓小組長負責,負責學生修改。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是小組同學采取按順序轉的辦法,每一位學生細讀組內同學的習作,做好評改記錄。有爭議的問題,語文教師要加以點撥解決。還有一種是由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學聽讀,在聽中去發現問題,做好記錄,讀完后,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同學評改要求從立意、布局、詞語等方面逐一核對,進行評改。
總之,教師要與時俱進,善于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在學生作文評改中加以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張思淼.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15.
注:此論文為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現代教育技術對農村學生作文評改輔導的策略研究》的成果論文,課題編號:BY[2018]G221號。
作者簡介:姜漢旺,男,甘肅省白銀市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