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霞
摘 要:社會的快速發展建設對人才的定義越來越多樣化,要求越來越高,促進了我國教育的改革,新課改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綜合發展。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要進行適時的改變,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加強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
初中數學知識開始抽象化,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課堂教學是初中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效率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方式不適用于現在的教學,學生在傳統教學的數學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很容易對數學產生排斥和厭煩,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
一、新時期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數學需要學生對數學知識有充分的理解運用。初中數學的學習更多的需要學生自主地學習、思考,在頭腦中建立一個立體的數學概念,充分發揮想象力,學好初中數學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對數學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理解。傳統課堂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養成,造成有的學生往往非常努力地學習,成績卻一直不理想,所以我們要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進行改進,通過互動教學,培養競爭意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信息化技術與數學教學相結合,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問題理解的困難,提升課堂學習效率,把生活引入到數學概念中,讓學生能夠體會數學知識在現實中的應用,開發想象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1]。
二、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的思想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要讓學生充分進入教學中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了解自身知識的不足,制定學習方案,提高學習成績。除了改變教學理念,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自覺地思考問題,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2]。
(二)實踐性教學方式,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
初中數學的知識點都比較抽象、復雜,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把數學知識點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和存在介紹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能夠直觀地體會到數學的存在,提高學生學習的接受程度。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就能夠主動地去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存在,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學習“圓”,“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這章的難點,教師在講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把太陽的東升和西落做一個比較,太陽是一個圓,地平面是一條直線,使學生能夠在腦海里構思出太陽的變化,從而對圓和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加深理解印象。有了生活對照,數學的知識就沒有那么抽象、枯燥,復雜的數學問題也被簡單化,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就會有顯著的提高。
(三)數學課堂教學信息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廣泛運用,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把數學問題用投影的形式立體地展示出來,使初中數學關于立體方面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因為它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構建立體概念,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例如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如果沒有一個成型的立體概念,對這章的學習會非常困難,但是多媒體化的應用,把這章的知識點比平面圖更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對平行線和相交線有一個具象概念,通過拖動可以直觀地觀察兩條直線在立體空間的位置關系。信息技術的應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用多種表現形式、各種顏色、聲音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3]。
(四)加強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問題可以擁有多種解答方式,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競爭的前提下,學生可以自主地思考學習,有利于學習積極性的養成。在具體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對抗的形式,滿足競爭條件,使學生之間可以提高合作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增加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軸對稱”的學習,教師在講解完軸對稱的概念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采用搶答的方式,比較一下誰發現的軸對稱圖形較多,增強學生對軸對稱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育理念,保證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工作中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主動地學習,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周軍義.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淺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1).
[2]吳開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以及優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7(36).
[3]姜吉國.試論如何在新時期開展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