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出臺的“減負令”一波接一波,但時至今日,尤其在一些農村初中,“負”還是沒有真正減下來。揭示農村初中生學業負擔的現狀、分析成因,結合實際初步提出“減負”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學業負擔;現狀;成因;“減負”策略
當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在推行素質教育、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法的同時,明確提出了“減負提質”的政策和措施。誠然,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如今,各級政府及教育部門出臺的“減負令”從未中斷過,然而,時至今日,“負”還是沒有真正減下來,尤其在一些偏遠農村初中,學生的學業負擔反而愈來愈重,這種教育現狀著實令人擔憂。如何遵循教育規律,堅持科學的教育方法,有效減輕農村初中生的課業負擔,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責無旁貸,正是基于這種擔憂和思考,我們以《農村初中學生課業負擔現狀、成因及“減負”策略研究》為題,展開調查與研究,愿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為農村初中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一、現狀
這次調查主要圍繞學生上、下學時間、作業量、是否征訂課外教輔資料及周末節假日是否參加各類補習班、學習狀態和心理感受等這幾個方面展開。調查顯示:每天起床時間早于五點半的占到91.3%,每天晚上放學時間遲于九點半的占到100%,由此可見,我縣初中生在校時間超過15個小時之久;問及學習狀態和心理感受時,絕大多數學生表示自己在校時身心疲憊,尤其上課瞌睡困頓,稍不注意就睡著了,究其原因就是早晨起得過早,睡眠時間太少。其次,作業量大,考試頻繁。“作業堆積如山,語、數、外這三科每天都有書面作業,各科都有配套練習冊,而學校留給我們的作業時間只有一節課,數學、英語這兩大科目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每天靠抄襲過日子”,一個被訪問的學生如是說。通過了解,大多數學校每學期考試次數不下四次,將近有三分之一的學困生在考試后變得自暴自棄,產生厭學甚至輟學的念頭,也有一部分學生由于睡眠不足、精力不濟、學習壓力大,變得焦慮抑郁。調查中,多數班主任老師一致呼吁,取消早讀(絕大多數學校的早讀時間一般在早晨五點五十左右),歸還學生的休息時間。“學生太勞累,念了一個早讀,混沌了一個上午,有時上課學生睡倒一大片”,一個帶班多年的班主任憤憤地說道。訪談中,有一半的家長對學校的工作是有“意見”的,他們說,孩子周五放學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倒頭就睡,連吃飯都叫不起來,至于征訂課外教輔資料及周末節假日參加補習班,則是帶有自愿性,學校或家庭沒有強制性要求。
二、成因
通過調查了解及綜合分析,我們發現導致農村初中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一是由于應試教育的慣性影響,所有的學校以追求高升學率為目標,這樣一來,無形中就加重了學生學業負擔。二是評價導向偏頗,當前社會評價傾向、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教育的評價考核注重統考或中考成績。升學率高,社會評價好,獲得的教育部門考核分就高,優生資源也就有保障。三是學校領導、教師求快貪多的偏激思想導致了學生學業負擔的加重。調查表明,學校為了讓學生“見多識廣”,能適應各種考試,刻意加大主要學科的課時量,科任教師加大作業量,頻繁考試,高強度訓練,三年時間的課程往往壓縮到兩年半,其余時間都在搞一輪又一輪的復習。四是學生學業負擔過重與中國傳統的思想影響及家長的教育觀、擇業觀不切實際有很大的關系,調查中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很支持學校的這種求快貪多的做法,因為他們把子女的升學就業當成了光宗耀祖的大事,認為只有考上高中,將來再能考上大學,子女前途才無量。五是學校對科任教師的考評辦法從根源上造成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六是農村學生學業負擔重還與教師的業務能力、職業素養及我國現行的招聘用人方式也有一定的關系。
三、策略
1.改革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及學校對科任教師的考評制度,降低升學率及學業成績在評價中所占的比重,對農村初中的評價重點應放在在校學生的鞏固率、辦學條件、育人環境、校風、學風及學生的綜合素養等方面。
2.堅持依法治教,加強監督、監管力度。教育管理部門對學生的在校時間及課程設置要統一規定,同時在校內外公布舉報電話和設置意見箱,接受廣大師生和群眾的監督。
3.擴大高中招生規模,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更多的學生創造學習發展的機會,為部分升學困難或不愿上學的學生拓寬就業之路。
4.學校教師應該樹立科學的質量觀、人才觀,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作指導,不斷改進教法,提升職業素養,堅持因材施教,讓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
5.做好家長的宣傳動員工作,形成一定的輿論導向,爭取從家長的教育觀、擇業觀及中國傳統思想影響等方面有效緩解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目睹農村初中生學習及精神狀態,深感憂慮和不安,現在借助省級課題這一平臺,積極揭示和呼吁,期望引起政府部門及教育部門的關注和重視,若其能以強有力的新招和狠招“出擊”,吾心安矣!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初中生學業負擔的現狀及“減負”策略研究》系列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903。主持人:鄭曉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