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 要:教師應該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和鼓勵學生學習更多的基礎知識,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出發,選取一些有趣的、新鮮的內容,鍛煉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為學生深層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研究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這樣一來,數學教學工作才將順利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以在小學數學領域實施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必要性為基點,提出應用生活化教學法的幾點建議,旨在對小學數學領域教學生活化提出自己的一點建議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生活化教學
小學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這個整個教育生涯的開端,為之后的教育奠定了基礎。每一個年級的學生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所以各個教育者應該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育計劃。小學生是最早接受正規教育的一批學生,在智力和學習能力上都還比較薄弱,數學是他們的弱勢學科。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現階段的特點。編者認為,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授課的時候,應該使其生活化。
1 什么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的廣泛。但是數學這門學科以理論知識居多,內容比較抽象。小學生剛剛進入學習狀態,注意力難以集中,對新奇的事物比較好奇,但是卻難以保持長久的熱情。這樣的情況導致數學對他們來說很難,那么改革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就勢在必行,小學教學生活化應運而生。小學教學生活化通過在抽象的理論中融入生活化的內容,讓數學學習更為輕松簡單。
2 什么阻礙著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發展
2.1 傳統的師生矛盾
教育領域作為人才的培養領域,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進行相應的改革。但在變革的過程中,很多的問題也不斷的暴露出來。教育領域的一個突出的矛盾就是師生之間的矛盾,并且現在還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距離來說,現在的很多小學教師的授課方式還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全程沒有互動,連提問都很少,更別說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內容了。我們都知道,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難以替代的,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但是就小學生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樣的想法還只是停留在想這一階段,并沒有落實到實踐。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小學教師的素質相對于高層次的老師來說,有明顯的不足。舉例來說,高校教師的招聘在學歷上就比小學教師要求高,在專業上自然更高一層。面對新的教育方式,自然是比較難接受的。這些原因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困難重重。
2.2 教師的教育觀念不能及時更新
我們都知道,思想是最重要的。在教育領域來說,教育觀念是教育事業的導向燈,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可以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質量。想要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觀念普及,就需要讓教學生活化的觀念普及。但是根據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地廣物博,每個地方人的思維方式、經濟基礎都有很大的區別,這些從根本上影響了新的教育觀念的傳播。同時,很多教師的思想不開放,難以接受新思想的熏陶,總是不愿意創新。在一些的貧困地區,教學的硬件設備都不足,更別說提升思想這類軟件設備了。這些因素都是阻礙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推進的眾多原因。
3 內容導入生活化
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他們喜歡參與趣味的教學活動,希望通過教師引導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實際的學習經驗不足,閱歷不甚豐富,所以遇到困難、復雜問題常常表現的十分迷茫,注意力不集中、探究思路過于局限、自學熱情不高等情況時有發生,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限制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生活化的導入方式更適合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教師精心設計導語,充分激活學生想象,使學生快速進入最佳的認知狀態,后續教學計劃的實施更加順利且高效,學生不僅不會表現的非常抵觸,甚至還能提出一些質疑,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也在潛移默化中活躍了起來。如在講解“周長”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將賽跑游戲作為一個貼切的生活實例導入。課上,教師首先宣布今天要做一個圍繞一些圖形賽跑的游戲,并安排學生將課桌擺成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形等不同的形狀,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哪個圖形會最先被跑完,最后根據學生的意愿組織幾名學生分別圍著不同的形狀進行賽跑,看誰最先圍繞著擺出來的多邊形跑完一圈,驗證學生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毋庸置疑,比賽總是會分出先后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對此次比賽的結果作出分析,指出除了學生跑得快慢的影響以外,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學生圍繞圖形跑一圈的長度,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周長。
4 關于應用生活化教學法的幾點建議
4.1 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中
在小學生的實際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用到數學知識,也到處都可以見到與數學有關的生活元素。那么將小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比較難以理解的數學教學中,對于小學生而言,不僅有助于增強其理解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其實際應用能力。
4.2 注重教學和生活的聯系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更是貼近其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乃至生活環境,進而在學習數學方面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鑒于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時,要實現教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備好課,備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備學生。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是最基礎的,要想教學聯系到學生的實際生活,更重要的是必須深入到小學生的生活環境當中,充分挖掘并運用其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唯有如此,方可將教學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密切的聯系。其次,備教材,將小學數學中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和相關概念向小學生可理解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轉化或將小學數學問題放置于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背景中,唯有如此,才能加速并鞏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達到運用的境界。這也是將教學與生活更近一步聯系的重要方面。
4.3 以小學生的生活為基點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以人為本的一種體現。它以小學生的現有水平為基準,從小學生所熟悉的日常實際生活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最高標準,注重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而不只唯成績,這對于小學生而言,對于我國的素質教育而言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5 小結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學科,對開發學生學習能力等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此,教師教學中必須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將小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習慣,雖然這個過程較漫長,但并不代表沒有方法可尋,通過教學工作者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很容易達到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杜小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小學),2016(02)102-103.
[2]傅長娟.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小學),2016(01)77-78.
[3]于行銀.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01)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