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少芬
摘 要:微課是現代化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教學工具,以其主題鮮明、短小精悍、單刀直入的教學特點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學輔助。尤其是對于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微課的優勢非常明顯。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借助于微課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進而使學生愛上數學,愛上學習。對小學數學中的微課教學模式進行研究,以進一步提升微課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開展策略
小學數學微課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是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和數學基礎開展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摒棄傳統的數學教學思想和方法,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學生上好數學課。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應該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學相對比較枯燥,對于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學生來說,要想學好數學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上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無味,更加重了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而微課教學形象生動,立體豐富,在聲、光、電的帶動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數學養分。
比如在教學“口算除法”時,教師就可以制作一個微課視頻,視頻內容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做的一些口算除法題,但是這些除法題都被白紙蓋著,白紙上寫著代表這道題的積分數值,積分越大的題代表難度系數越高,回答正確加分,不正確減分。教師可以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測驗,引導學習好的學生挑戰難度大的題型,而學習一般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進行選擇,最后統計積分數,看誰的積分最多給予一個玩具熊獎勵。這種類似猜謎同時又帶有獎勵的教學方式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都非常好玩,即使是學習不好的后進生,也有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二、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所在。小學生的數學基礎不足,在數學課上習慣于按照教師的思路和進度領會數學知識,對教師過于依賴,這種學習習慣是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的。傳統的數學課堂中雖然有一些教師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素養,但是因為教學目標不明,隨意性和盲目性過強,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也少之又少,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難以體現自主學習的意義和價值,而微課這樣一種形式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如在教學“面積”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幾張圖片,有正方形、長方形,還有其他各種形狀,對于每一種形狀,微課都給出了測量和計算方法,讓學生對接下來教師要講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有些同學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提出了一些問題,比如為什么是長寬相乘而不是長寬相加才是面積?有些圖形沒有長和寬應該怎樣計算面積?針對學生的這些問題,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進行重點講解。在教學的尾聲,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再給學生展現一個微課,微課中有一些圖片,有書本、課桌,要求學生對這些東西進行測量和計算,學生通過測量自己的數學課本和書桌得出結果,然后和微課中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
三、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
小學數學知識相對比較簡單,一些教師應試教學思維嚴重,嚴守教材內容進行講解,限制了學生的數學視野。而數學是一門內容非常豐富的學科,雖然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這不該成為教師推脫責任的借口。事實上,適當對數學知識和概念進行拓展,更有助于加強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鑒于此,借助微課進行數學知識拓展,就成為教師的重要職責。比如在教學“克與千克”時,教師就可以把噸和毫克兩個概念融入微課視頻中,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在講解“毫克”這個概念的時候,微課給學生展現了一個膠囊,在膠囊的說明書上寫明了膠囊的重量;在講解噸這個概念的時候,微課展示的是一些小型汽車,有轎車、警車、面包車等,在這些車身上標明了汽車的重量,這些重量以噸計。最后微課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把這些單位排列起來,每一種單位上方標注了代表這些單位重量的物品,這樣一對比,學生對克與千克兩個概念的理解無疑會更加豐富,不會單獨去認識和理解。再比如在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時,教師可以特別制作一個“萬以外數的認識”的微課,不求刻意理解,其目的只是讓學生對數這個概念的認識更加深刻和全面,不至于像井底之蛙。
四、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教學這樣一種教學手段的優勢一定會更加明顯。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思維,豐富微課教學模式。當前,微課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提高,其教學意義和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彰顯,但是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相信在微課的輔助下,小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認識一定會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1]黃艷頻.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9):212.
[2]李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之我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65.
[3]林木姬.芻議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