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晶
摘 要:跳繩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一項最基本的內容,也是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必選內容。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跳繩這項素質的發展,老師要在教學中有效地引導學生、激勵學生,這樣才能發揮課堂的效率,提升學生的能力。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具體分析一下小學跳繩課堂運用激勵性評價教學的作用,旨在更好地組織好課堂,提升學生的跳繩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激勵;教學
跳繩是一項有氧運動,對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跳繩作為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一種教學手段,擔負著更加重要的教育任務。就現在的大背景來說,不少地區中考考試中就有跳繩這一項,而如何讓跳繩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已經成為老師主要思考的問題。實踐證明,激勵性評價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課堂中效果很明顯,值得借鑒和推廣。
一、激勵性評價教學的特點
1.提高學習效率
激勵性的學習評價簡單來說就是老師通過對學生的有效激勵,使學生能夠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讓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最終獲得質的提升。使用激勵性的學習方法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滿足他們不同的發展需求,全面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針對個體差異,讓學生確定自己的目標
小學生的素質培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體育老師把學生帶入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里,發現他們個體的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并讓他們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優、缺點,進行針對性的評價,最終實現對他們能力的培養。在跳繩教學中,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個體差異極其突出,大部分是上下肢不協調,少部分則是搖繩不連續或者不清楚跳繩的技術要求。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師需要及時調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講解練習,口頭鼓勵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正確認識自身不足,突破學習障礙,這樣每個學生都能確定自己的目標。對于練習有進步的學生,教師要提出表揚樹立榜樣,讓學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得到老師的贊許,進而提升學生的跳繩水平。
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激勵性的評價一般是正面的評價,因此小學生都愿意接受,不管是這些評價是好的還是壞的,他們都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整個體育課堂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體育老師在開展跳繩活動的時候使用激勵性的評價方法就可以使用游戲互動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才可以更快地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二、跳繩激勵性學習評價教學的具體方法
1.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的都有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是不是合理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有效性。只有制定了合適的教學目標,學生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而如果老師無法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則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在開展激勵性學習評價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分層教學策略,針對個體差異性,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跳繩學習能力開展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樣學生有不一樣的學習目標,經過努力他們都能獲得成功。例如,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當大部分學生已經很好地掌握相關的技巧了,那么老師就可以針對這些學生進行相應的內容調整,確定新的教學目標,加入一些花式的跳繩目標。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不斷地提高。
2.利用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心理,組織跳繩小組競賽,激勵學生學習
除了口頭激勵之外,老師還可以選用競賽類的激勵方法。利用小學生的集體榮譽心理,巧妙設計跳繩小組間的比賽,鼓勵每個學生盡自己最大努力,為自己的小組爭取獲勝的機會。當然在設計小組比賽的時候,老師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每個小組的實力水平相當,這樣學生才會更好地投入比賽。
3.提升難度標準,分享成功經驗,激勵學生挑戰自我
在激勵性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評價對自己跳繩的情況做出提升難度的調整。這樣一來,無論是在行為上還是在思想上,老師都可以通過激勵性的評價方法來激勵學生,勇于挑戰自我、突破自我。老師可以從學生里面選出幾個表現突出的學生,讓他們進行展示,這樣可起到榜樣作用。教師采訪這幾個練習出色的同學,讓他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學生,幫助其他學生突破自己,最終提高學生的跳繩水平。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的跳繩教學中加入激勵的教學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發展。因為這種方法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并且可以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營造濃厚的跳繩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目標,增強學生跳繩自我突破的信心與決心,讓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趙亮.激勵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運用[J].初等教育,2017(9).
[2]邵鋼.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方法思考[J].初等教育,2018(2).
[3]吳雁翔.小學一年級跳繩教學改革探索[J].初等教育,2018(4).
[4]沈蕊華.培養高年級小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實踐探索[J].初等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