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勁松
摘 要:師愛不僅給學生帶來親人般的溫暖,而且還會為學生照亮前進的道路。師愛是最神圣的。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僅能做好優秀生的工作,而且更應該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班主任對后進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消除后進生的自卑心理,寬容鼓勵他們努力向上,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使后進生盡快地趕上去。
關鍵詞:師愛;自信;源泉
愛,是人間的春風;愛,是生命的源泉;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富有愛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師愛不僅給學生帶來親人般的溫暖,而且還會為學生照亮前進的道路。師愛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處在于它有很強的原則性和崇高的使命感。馬卡連柯說過:“如果沒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如今的社會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變化日新月異。面對繁華繽紛的世界,多種思想文化的激蕩,新舊價值觀念的沖突,激烈的競爭以及拜金主義等,這些無不沖擊著青少年脆弱的心靈,導致他們自卑、沉默,缺乏自信,甚至犯錯,純正的師生之情隨之也受到了考驗。這種環境下,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應是教育的基本準則,讓學生體會什么是真誠的愛,用實際行動去愛。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能做好優秀生的工作,而且更應該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班主任對后進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使后進生盡快地趕上去,絕不能對他們惡語中傷,不能有半點輕視的態度,更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用同一標準把他們與優秀生比較。否則,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與老師產生敵對情緒,達不到教育的效果。
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條件,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們的一種正常需要。對于小學生來說,信任是推動其上進的力量。下面就來談談怎樣用師愛來讓學生充滿自信。
一、消除自卑,讓沉默孩子樹立自信
我們班有一個叫小宇的學生,他的身體從小落下了殘疾,四肢發育不協調,左腳落地時腳掌不能完全落地,走起路來兩只手總是蜷在胸前,一搖一擺,讓人替他捏一把汗,怕他沒有踩穩摔倒在地。因為這個原因,小宇在班里一直感到自卑與膽怯,怕同學們嘲笑他,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在沉默著,慶幸的是智力沒有受到影響,記憶力也好得很,所以學習成績沒有落下。
由于我們學校是書法特色學校,對每個學生書寫的字都要求非常嚴格。這對于手腳不協調的他就等于是不可逾越的障礙。開始我發現他的字寫得很大,總是出格;即使在格里面,也寫得七扭八歪。于是,我耐心地在他身邊觀察了幾次,我發現他并不是不認真,他很努力地試著做到我們平時的要求。每一筆他都有頓筆,每一個筆畫他都注意觀察占格位置,只是不能很好地握筆,經常在一個筆畫寫下去的時候,筆尖不小心滑動了,如果擦掉重寫,又擔心不能跟上同學的寫字速度,一著急,字就寫亂了。他發覺我在看他,他轉頭看看我,說:“老師,我努力了,可是……”我沒有等他說出“就是不行”這幾個字,就趕忙說:“別急孩子,你行!”
首先,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的認真,并且,為他修改了作業的數量,把他的作業量減少些,讓他可以有更寬松的時間完成他認為精美的作業。這招果然見效,幾天下來,他的作業真的有了很大進步,我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在班里接連表揚了他幾次,并且讓每一個同學參觀了他的作業本。在大家驚訝的表情中,他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慢慢地,他也開始樂意與同學們交談,在同學老師的認可中,他找到了自信。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學生。”對待自卑學生的教育,要不怕反復、耐心教育、持之以恒,應當抓住每一次機會反復細心地幫助他們向好的方向轉化。對他們傾注更多的關心和熱愛,以真誠的愛生之情,去激起他們感情的浪花,取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打開他們的心靈的大門,陶冶他們的情操,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棄舊圖新,這樣才能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像園丁愛護幼苗那樣,珍惜他們的點滴進步,用心加以培養。
二、寬容鼓勵,使孤獨孩子重獲自信
愛學生就要從信任學生、相信他們的進步做起。做教師的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目光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在發展,在變化,教師對他們情深似海,加溫到一定程度,他們會開竅,會飛快進步,茁壯成長。每個學生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我們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記得一名叫小康的同學,外號“小搗蛋”,性格有點古怪。有一次,同學誤會他拿了別人的文具,他不肯和別人交流。經過耐心的調解,感受到了小康的內心世界是多么孤獨和無助。于是,我馬上與他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原來他的父母都是個體戶,平時總是忙著經商,很少有時間與孩子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孩子犯錯后家長非罵即打,這種養育方式導致了小康的逆反心理特別強。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一方面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勸導他們以后盡量多抽些時間與孩子溝通,不要使用武力;另一方面,我不斷找小康談心,寬容他的過去,拉近師生關系,鼓勵他為班集體、為學校多做事。根據小康的正直和喜歡被關注的特點,我特意在班里讓他擔任小組長,在興趣小組中擔任溜溜球小教練。慢慢地,小康開始與同學交流了,臉上也多了一些自信的笑容,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小康畢業前的六一文藝匯演上,他和伙伴們組成的溜溜球表演得到同學們的歡迎!曾經在師生印象中如此“牛”的學生,如今正散發著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生命之光。在舞臺下,小康的爸爸看到孩子的改變,激動地緊緊握住我的手,一遍又一遍重復著:“謝謝老師!謝謝老師……”在畢業歡送會上,眼角泛著淚花的小康將手中的毛毛小熊送到我面前,感激地說:“老師,我們即將畢業了,送個小熊給你留作紀念吧!”我聽了以后很激動。
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人是那么奇妙,人的潛力是那么巨大。有的人成為卓越的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頁獻,而有的人則很平凡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很多成功的科學家、企業家、政治家在談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時,都說:因為我去做了,而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幫助孩子從小就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是那樣至關重要,因為,你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句不經意的話語,或許就成就了一個未來的棟梁之材。
三、發現閃光,讓后進生充滿自信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語重心長地告誡教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車、點電燈、教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是的,我一直這樣對自己說。每個后進生都有其優秀的一面,關鍵在于能否被發現,能否被抓住。對他們不能要求過高,一點進步、一件好事、一次克服不良習慣、一次較好的作業、一次較好的成績……都是“星星之火”,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有分析地加以引導,使閃光點擴大,引起質的變化。
不管是成人還是小孩,當取得一些進步后,當然希望得到的是認同,后進生就更需要到認同和肯定。我班上有一位男生,在課間非常活躍,但是課上卻不認真聽講,作業馬虎,成績也總是上不去。對這個學生,我采用了鼓勵性的語言,在他的作業本上夾著的紙條上寫著:“你的作業比上次寫得端正了,如果再仔細點,我相信會更好。”“寫得不錯,但有點潦草。”“你進步了很多,老師為你感到高興,我相信你在以后會做得更好!”課堂上,我會讓他回答比較簡單的問題,及時地表揚他的進步,用贊許的眼光肯定他的進步,讓他嘗到成功的喜悅。結果,這位同學進步很快,上課時積極開動腦筋,大膽發言,有時候還給同學解答一些問題。從他眼神里,我看到了他的自尊和自信以及對老師由衷的感謝。同時,教師在給予肯定與表揚時,一定要掌握好度;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多一些縱向比較,看到后進生的進步,并加以表揚和鼓勵;使后進生覺得“大家看到了我的進步”,并且引導后進生認識到“我很優秀,我能行”。那么就要求教師善于捕捉后進生身上時隱時現、一閃即逝的閃光點,創造條件,熱情肯定,給予適度的渲染,充分曝光,使其亮度不斷加強,那么這閃光點即使是微弱的、潛在的也會在不斷地肯定強化中發揚光大,把后進生心靈中自信自強的火花點燃起來。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是的,愛是對學生的尊重,愛是信任,愛是賞識。如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充滿了愛,教育將永遠是艷麗的春天!師愛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它幫助學生悅納自我,樹立自信;師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它幫學生重塑自我,戰勝自我;師愛是一絲和煦的春風,它讓學生不斷完善自我,邁向成功。愿我們把真愛奉獻給每個孩子,讓我們的下一代在陽光雨露滋潤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盧翠紅.教師怎樣完美展現師愛[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張紹新,秦淑麗.師德,師愛:做一名陽光教師[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
[3]郝莉.師愛是學生快樂的源泉[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中)[C],2006:167-168.
[4]魏振榮.師愛,教師幸福的源泉![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5).
[5]陳亞飛.師愛是學生成長的源泉[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8):86.
[6]梅朝秀.師愛是學生知識的源泉[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19):96.
[7]錢亞麗.愛是教育的潤滑劑[J].啟迪(教育教學版),2017(8):63.
[8]陳世平.淺談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