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能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綜合素質發展等提供基礎的條件,對于學生在當下的學習與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針對高年級小學德育工作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進行闡述,希望充分借助傳統優秀文化來為德育工作增彩。
關鍵詞:小學德育;中華傳統文化;滲透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中的重要性
在小學高年級德育工作的開展中,優秀傳統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經過了數千年的積淀流傳至今已經是非常具有精髓內涵的文化,其早已融入中國人民的血脈,成為我們工作與生活的一部分。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經過千年的跨越,但在現代社會仍然非常實用,因此在當下的教育中應當有效將之作為教育基礎來對待,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德育中就應當充分借助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內涵,比如禮貌待人、講信譽、愛國、奮斗不息等不同層面的優秀品質,提升小學生的思想素養,同時還能在培養學生品德的過程中實現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在小學德育過程中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德育工作的動力源泉,其應當成為小學德育課程的一個重點,尤其是面對當前信息網絡上等存在的一些負面文化的沖擊的條件下,應當有效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開展德育工作,進而抵制不良之風,熏陶社會風氣,為整個校園尤其是在小學范圍內樹立一個正確的風氣,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來改變學生的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有效在小學德育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
首先,在小學德育中要充分借助傳統文化來營造一個文化氛圍,這對于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環境中的傳統文化可以為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價值觀念帶來深刻的影響。在小學中要營造一個學生與社會、環境互動的氛圍,并且在這個環境中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來對小學生的性格品質、德行觀念等形成積極的影響。而這就需要班主任和學校予以重視,積極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長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比如學校可以定期舉辦文化節,如古詩詞朗誦比賽、孔子文化節等,通過將一些古文素材引入到活動中并且開展分享交流會,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興趣。同時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塑造孔子雕像,并且在學校內部建設文化墻,通過優秀文化的傳播來對小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不斷提高德育有效性。
其次,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德育工作中,要重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因為到了高年級,小學生的心理開始出現變化,甚至有一些學生會出現逆反的現象,不聽老師的管教。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也應當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以此來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熏陶作用。要明確教師是整個小學教育階段的中堅力量。因此要想加強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滲透,還應當從教師著手,通過培養師資隊伍的思想素質,并且建立一支具有優良思想文化素養的教師團體,進而通過有效的教學觀念以及教育模式來提高德育質量,教師就應當做到因材施教,要在德育工作中滲入更多和學生生活有關的傳統文化,并且以此為契機來培養學生的興趣。
再次,德育工作還需要課上課下相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外讀物。當前我國社會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尤其是隨著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深,我國面臨很多外來文化的侵擾,在面對多元文化時需要有一種文化來穩住內心,而有效借助傳統文化以及其中悠久綿長的歷史精華,可以提升小學德育工作的質量。可以在德育工作中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讀物,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比如語言優美的《詩經》,意義豐富的《論語》,以及頗具內涵的《三字經》等,都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
最后,需要在整個學校范圍內宣傳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并且突出在德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來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學習其中的精髓,進而滿足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實現資源利用最大效率。
三、結束語
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可以充分借助多種資源來提高效率,而有效利用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就可以將其中的價值提取出來,充分借助該教育資源能夠發揮德育的積極意義,并且使得傳統文化中優秀的精神與內涵在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沙彩虹.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實踐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8(19).
[2]李雪梅.在小學德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J].寧夏教育,2018(5).
[3]高建軍.少先隊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8).
[4]雷鳳愉.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滲透[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9).
作者簡介:陳家谷,男,漢族,籍貫:福建龍巖,出生年月: 1981.4。